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观察肾盂分离程度、肾实质厚度等判断肾积水轻重,结合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评估肾功能受损情况,还能根据临床症状(轻度几乎无症状或轻微酸胀,中度腰部胀痛伴放射及消化道症状,重度胀痛剧烈伴感染、少尿等)判断肾积水轻重,不同程度肾积水在各方面表现不同,影响生活的程度也各异。
一、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肾积水轻重
(一)超声检查
1.肾盂分离程度
正常情况下,胎儿肾盂分离一般不超过10毫米,出生后婴儿肾盂分离不超过15毫米可视为正常范围。对于成人,超声检查中肾盂分离在1-2厘米之间多为轻度肾积水,这是因为尿液从肾脏排出受阻,肾盂开始轻度扩张,但肾脏实质尚未明显受损。当肾盂分离达到2-3厘米时,考虑为中度肾积水,此时肾盂扩张较明显,肾脏实质可能已有一定程度的变薄,但仍有恢复的可能。若肾盂分离超过3厘米则多为重度肾积水,肾脏实质会明显变薄,肾功能受损严重的风险增加。年龄因素会影响判断,儿童的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于儿童肾积水的判断需结合年龄阶段更谨慎评估。例如新生儿肾盂分离稍宽时,需定期复查,因为其肾脏代偿能力和发育过程可能使情况有所变化。
2.肾实质厚度
超声检查还可观察肾实质厚度,轻度肾积水时肾实质厚度多在正常范围或仅有轻度变薄,一般厚度在正常下限以上。中度肾积水时肾实质厚度会有较明显变薄,而重度肾积水时肾实质厚度明显变薄,有的甚至菲薄如纸,这是由于长期尿液潴留导致肾脏实质被压迫,逐渐萎缩。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肾积水对肾实质的影响,所以保持良好的排尿习惯很重要。
(二)CT检查
1.肾盂扩张程度量化
CT检查可以更精确地测量肾盂的扩张程度。通过CT图像测量肾盂的横径等指标,轻度肾积水时肾盂横径一般在3-4厘米左右,肾脏实质厚度相对正常,肾功能受影响较小。中度肾积水时肾盂横径可达4-5厘米,肾实质厚度进一步变薄,此时肾脏的排泄功能已有较明显障碍。重度肾积水时肾盂横径超过5厘米,肾实质厚度显著变薄,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年龄对CT检查判断肾积水轻重有影响,儿童由于肾脏体积较小,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同时根据儿童肾脏的生理特点来判断肾盂扩张程度与肾实质厚度的关系,与成人相比,儿童肾积水时肾实质的代偿和恢复能力相对不同,需要更动态地观察。
2.肾脏实质受损情况
CT能清晰显示肾脏实质的受损范围和程度,重度肾积水时不仅肾实质变薄,还可能出现肾实质内的结构紊乱等情况,而轻度和中度肾积水时肾实质内结构相对正常或仅有轻度改变。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长期的泌尿系统结石病史,那么肾积水导致肾实质受损的风险会增加,在判断肾积水轻重时需结合病史综合分析。
(三)MRI检查
1.肾盂肾盏形态及肾实质情况
MRI检查对于肾积水的判断也有重要价值,它可以多平面成像,更清晰地显示肾盂肾盏的形态。轻度肾积水时肾盂肾盏轻度扩张,形态改变不明显,肾实质厚度基本正常。中度肾积水时肾盂肾盏扩张较明显,呈轻度纺锤形等改变,肾实质厚度有一定程度变薄。重度肾积水时肾盂肾盏呈明显的囊状扩张,肾实质厚度严重变薄,甚至可以看到肾脏实质几乎被扩张的肾盂肾盏所包围,肾实质的信号也可能发生改变,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MRI检查对于肾积水轻重的判断基本遵循上述原则,但在儿童中,由于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MRI检查在评估肾实质的发育和受损情况时需要更专业的儿科影像学解读。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可能影响肾脏的整体功能,在判断肾积水轻重时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肾脏的综合影响。
二、结合肾功能检查判断肾积水轻重
(一)肾小球滤过率(GFR)
1.轻度肾积水
轻度肾积水时,肾小球滤过率一般轻度下降或在正常低限。例如通过同位素等方法检测GFR,轻度肾积水患者的GFR可能在80-90ml/min/1.73m2(成人正常范围一般为90-120ml/min/1.73m2)左右,此时肾脏的整体滤过功能尚未受到严重影响,因为轻度的尿液排出受阻还没有对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造成大面积的损害。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肾小球滤过率本身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轻度肾积水时需结合其年龄对应的正常GFR范围来判断,比如新生儿的GFR较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所以对于儿童轻度肾积水时GFR的判断要参考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正常GFR值。
2.中度肾积水
中度肾积水时,肾小球滤过率会有较明显下降,可能在50-80ml/min/1.73m2之间。此时肾脏的滤过功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尿液潴留导致肾脏内压力升高,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实质也开始有进一步的损伤,这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异的症状,如腰部胀痛等,但肾功能还没有完全丧失。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那么中度肾积水时肾功能受损可能会更快加重,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已经对肾脏有一定损害,再加上肾积水的影响,会进一步影响GFR。
3.重度肾积水
重度肾积水时,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可能低于50ml/min/1.73m2。此时肾脏的滤过功能几乎严重受损,肾脏实质已经严重萎缩,尿液大量潴留导致肾脏功能衰竭的风险极高,患者可能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等严重症状。年龄较大的患者如果本身有肾脏基础疾病,重度肾积水时肾功能恶化会非常迅速,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来挽救肾功能。
(二)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
1.轻度肾积水
轻度肾积水时,血尿素氮和血肌酐一般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高。因为轻度的肾积水对肾脏的排泄功能影响较小,还没有明显影响到尿素氮和肌酐的代谢。例如血尿素氮可能在3.5-7.1mmol/L(成人正常范围)的高限,血肌酐在53-106μmol/L(成人正常范围)的高限。儿童由于代谢特点不同,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轻度肾积水时要参考儿童相应的正常范围来判断,如果超出正常范围需进一步评估。
2.中度肾积水
中度肾积水时,血尿素氮和血肌酐会有较明显升高。血尿素氮可能升高到7.1-14.2mmol/L,血肌酐可能升高到106-177μmol/L。这是因为肾脏的排泄功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尿素氮和肌酐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在体内蓄积。病史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中度肾积水时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升高可能会更快,因为高血压本身可能已经对肾脏血管有损害,再加上肾积水的影响,加重了肾脏的损伤。
3.重度肾积水
重度肾积水时,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显著升高,血尿素氮可能超过14.2mmol/L,血肌酐可能超过177μmol/L。此时肾脏的排泄功能几乎丧失,大量的尿素氮和肌酐在体内堆积,提示患者已经处于肾功能衰竭的阶段,需要紧急处理来缓解肾脏的负担,挽救肾功能。年龄较大且有长期肾脏疾病史的患者,重度肾积水时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升高更为明显,预后相对较差。
三、根据临床症状判断肾积水轻重
(一)轻度肾积水
1.症状表现
轻度肾积水时,患者可能几乎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腰部酸胀感,这种酸胀感往往在长时间站立或劳累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例如一些患者在长时间行走后感觉到腰部轻微不适,但休息后就没有明显感觉了。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身的不适,可能仅表现为活动稍受限,或者家长发现孩子腰部外观无明显异常,但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有轻度肾积水。生活方式上,如果儿童有频繁憋尿的习惯,可能会增加肾积水发展的风险,但轻度肾积水时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2.对生活的影响
轻度肾积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小,一般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对于成人)或活动(对于儿童)。患者的体力活动等基本不受限制,但是需要定期复查,观察肾积水的变化情况,因为如果不注意,轻度肾积水可能会逐渐加重。
(二)中度肾积水
1.症状表现
中度肾积水时,患者腰部胀痛感较为明显,疼痛可能会向同侧下腹部、腹股沟等部位放射。疼痛程度一般为中度,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影响日常活动,例如不能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同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肾脏积水导致的疼痛刺激了胃肠道神经。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影响睡眠,儿童则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中度肾积水时疼痛等症状可能会加重,因为感染会进一步影响肾脏的功能和症状的表现。
2.对生活的影响
中度肾积水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不能进行较重的体力劳动,日常活动也会受到一定限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否则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重度肾积水,加重对肾脏功能的损害。
(三)重度肾积水
1.症状表现
重度肾积水时,患者腰部胀痛剧烈,难以忍受,同时可能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因为大量尿液潴留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还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等严重症状,这是由于肾脏实质严重受损,滤过功能几乎丧失。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等。年龄较小的儿童重度肾积水时,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肾脏功能严重受损会影响身体的代谢等多种功能。病史中有严重泌尿系统结石且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重度肾积水时症状会更加严重,因为结石长期梗阻是导致重度肾积水的常见原因之一。
2.对生活的影响
重度肾积水对生活的影响极大,患者几乎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并且需要紧急进行治疗,如手术解除梗阻等,否则会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