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没有表明治疗鼻出血的最佳方法,治疗鼻出血的方法是保持镇静与体位调整、局部压迫止血、冷敷辅助、使用药物、化学烧灼法等。

1.保持镇静与体位调整
患者应坐位或半卧位,头部微前倾,避免仰头导致血液流入咽喉引发呛咳或误吸。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保持稳定姿势,防止挣扎加重出血。
2.局部压迫止血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鼻翼(鼻中隔前端),持续压迫10~15分钟,期间避免频繁松开检查。此方法适用于鼻腔前部出血,有效率达70%~80%。若单侧出血,可仅压迫患侧鼻翼。
3.冷敷辅助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前额或鼻部,通过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冷敷时间每次5~10分钟,可重复2~3次,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4.使用药物
出血量较大时,可用羟甲唑啉滴鼻液或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收缩血管,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若压迫无效,可使用膨胀海绵或可吸收止血纱填塞鼻腔,需在医生指导下操作,避免过度填塞损伤黏膜。填塞后48小时内需保持头部高位,减少活动。
5.化学烧灼法
对反复出血的微小血管,可在鼻内镜下用硝酸银或三氯醋酸烧灼,需由专业医师执行,避免烧灼范围过大导致鼻腔粘连。
每年进行一次耳鼻喉科检查,排查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结构异常;合并高血压者需每3个月监测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