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损伤的治疗原则可能包括卧床与制动、控制出血、预防感染、营养支持、手术干预等。
1、卧床与制动
肾损伤后需严格卧床休息,通常持续1-4周,具体时长依损伤程度而定。避免剧烈活动可减少二次出血风险,同时限制腰部活动,必要时使用腹带或腰托固定,减轻肾脏晃动对损伤部位的刺激。
2、控制出血
轻度肾挫伤可通过压迫止血,如局部加压包扎;若存在持续血尿或肾周血肿扩大,需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并密切监测血红蛋白及血压变化。严重出血伴休克者,需立即输血补液维持循环稳定。
3、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留置导尿管者需严格无菌操作,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若出现发热、腰痛加重或尿液浑浊,需警惕肾周脓肿或尿路感染,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营养支持
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促进组织修复,但肾功能不全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优质蛋白为主。每日保证足够热量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减轻肾脏代谢负担。
5、手术干预
肾裂伤累及肾盂肾盏、肾蒂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持续性出血,需及时手术。根据损伤情况选择肾修补、肾部分切除或肾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恢复情况。
若出现腰部肿块迅速增大、血尿加重或意识模糊等危急症状,或保守治疗期间症状无缓解,应立即前往泌尿外科就诊,完善CT尿路成像等检查,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肾功能永久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