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一般支持治疗等。

1、抗凝治疗
抗凝是肺栓塞的基础治疗,通过抑制凝血过程防止血栓扩大和新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需根据病情选择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抗凝治疗通常持续3-6个月,高危患者可能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
2、溶栓治疗
适用于高危肺栓塞患者,通过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快速恢复肺动脉血流。常用药物有阿替普酶、尿激酶等。溶栓风险较高,需严格评估适应症,禁用于活动性出血或近期手术患者。
3、介入治疗
包括导管碎栓、血栓抽吸术等微创方式,适用于溶栓禁忌或失败的中高危患者。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可快速改善血流动力学,但需专业团队操作,术后仍需配合抗凝治疗。
4、手术治疗
肺动脉血栓切除术适用于高危且溶栓禁忌或失败的患者,需在体外循环下直接清除血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可拦截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复发,适用于抗凝禁忌或反复发作的患者。
5、一般支持治疗
包括氧疗、镇痛、维持循环稳定等对症处理。所有患者需卧床休息,中高危患者需入住监护病房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同时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肺栓塞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不动,长途旅行时定时活动下肢,穿着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胸痛、咯血等症状,或下肢肿胀、皮肤温度改变,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