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阻塞是喉部或邻近器官的病变使喉部气道变窄以致发生呼吸困难,其分为一度、二度、三度、四度等。

1.一度
安静时无呼吸困难表现,活动或哭闹时,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如由炎症引起,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要注意保持儿童呼吸道通畅,让其处于舒适体位,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等。
2.二度
安静时也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无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脉搏正常。因炎症引起者,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大多可避免气管切开术。若为异物,应立即取出;如为喉肿瘤、喉外伤、双侧声带麻痹等一时不能去除病因者,应考虑做气管切开术。
3.三度
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喉喘鸣声较响,吸气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显著,并出现缺氧症状,如烦躁不安、不易入睡、不愿进食、脉搏加快等。由炎症引起,喉阻塞时间较短者,在密切观察下可积极使用药物治疗,并做好气管切开术的准备。若药物治疗未见好转,全身情况较差时,宜及早行气管切开术。若为肿瘤,则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4.四度
呼吸极度困难,患者坐卧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绀、昏迷、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抢救,可因窒息、昏迷及心力衰竭而死亡。立即行气管切开术。若病情十分紧急时,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术,或先气管插管,再行气管切开术。
老年患者四度喉阻塞时,要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在进行气管切开术等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术后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