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康复治疗等。

1、药物治疗
β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如沙丁胺醇,可快速缓解喘息症状,但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能提供更持久的支气管舒张作用,适用于需要长期控制症状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儿童使用需特别注意剂量等问题。如异丙托溴铵,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其起效较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老年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口干等不良反应。
2、氧疗
对于存在低氧血症(血氧分压<60mmHg或血氧饱和度<90%)的慢阻肺患者,长期氧疗可以提高生存率。一般建议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在休息、活动时都应进行氧疗。对于老年患者或伴有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氧疗时要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根据情况调整氧流量。儿童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时也需要及时给予适当氧疗,但要注意氧浓度的控制,避免氧中毒等情况发生。
3、康复治疗
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长2-3倍,可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改善通气。不同年龄患者都可进行,但儿童可能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掌握呼吸节奏。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通过增加膈肌活动度来改善肺通气。老年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时要注意动作的缓慢、平稳,儿童进行时需家长协助引导正确的呼吸模式。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慢阻肺患者流感相关的并发症和急性加重风险。所有年龄≥6个月且无禁忌证的慢阻肺患者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但儿童接种时要注意疫苗的剂型等选择,老年患者接种后要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