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高的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和疾病因素等,可导致痛风、肾脏损害和心血管疾病等危害。

一.原因
1.遗传因素
部分血尿酸高的患者存在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体内尿酸的生成和排泄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尿酸代谢异常。
2.饮食因素
高嘌呤食物的大量摄入是导致血尿酸升高的常见原因。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这些食物中嘌呤含量较高。当人体摄入过多嘌呤后,在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最终会转化为尿酸,从而使血尿酸水平升高。经常大量饮酒,尤其是啤酒,也会增加血尿酸水平。
3.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导致血尿酸升高。如肾脏疾病,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当肾功能受损时,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常见的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衰竭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会导致细胞增殖和破坏加速,核酸代谢增加,从而使尿酸生成增多。
二.危害
1.痛风
血尿酸持续升高,尿酸盐结晶会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导致痛风发作。痛风发作时,患者关节会出现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其他关节如踝关节、膝关节等。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关节会逐渐受损,出现关节畸形,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
2.肾脏损害
高尿酸血症可引起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尿酸盐结石和痛风性肾病。尿酸盐结石在肾脏内形成,可阻塞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尿酸盐结晶在肾脏间质沉积,引起慢性炎症和纤维化,逐渐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3.心血管疾病
血尿酸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高尿酸血症还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相互影响,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