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膀胱炎的方法是一般治疗、注意个人卫生、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膀胱扩大术等。

1.一般治疗
对于慢性膀胱炎患者而言,无论年龄、性别,多饮水、勤排尿都是基础的治疗措施。大量饮水能增加尿量,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减少细菌在膀胱内的停留时间,有助于减轻炎症。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生活方式上,要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避免憋尿。对于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存在行动不便的情况,家人应给予协助,提醒其及时排尿。
2.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会阴部清洁,女性在生理期要特别注意更换卫生巾,避免细菌滋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对于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因为他们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3.调整饮食
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膀胱黏膜,加重炎症。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苹果、菠菜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要戒烟戒酒,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恢复。
4.药物治疗
根据尿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一般在未得到培养结果之前,可先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要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的药物。
5.膀胱扩大术
对于膀胱容量减小、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膀胱扩大术。手术可以增加膀胱的容量,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患者在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老年人和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手术方式。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