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癌有鼻部、面部、口腔等症状表现,且影像学检查中X线对早期微小病变检出敏感低,CT可清晰显示肿瘤相关情况,MRI对软组织分辨力高且可显示肿瘤与周围软组织结构关系。
一、症状表现
1.鼻部症状
单侧鼻塞:肿瘤逐渐生长会堵塞鼻腔,导致单侧鼻塞,且呈进行性加重。这是因为上颌窦内肿瘤占据空间,影响鼻腔通气。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表现为长期鼻塞易被忽视,而成人可能更早察觉鼻塞症状;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鼻塞可能会有波动,但上颌窦癌导致的鼻塞不会因生理期等因素缓解。
鼻出血或涕中带血:肿瘤表面血管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可表现为鼻出血或鼻涕中带有血丝。年龄较大人群血管弹性相对较差,出血可能相对不易自止;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本身血压波动就可能影响出血情况。
2.面部症状
面部肿胀: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可引起面部肿胀,多发生于上颌窦相应部位的面部。例如肿瘤起源于上颌窦前壁,可能出现前颊部肿胀;不同性别在面部肿胀感知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可能更关注面部外观变化而更早就诊。
疼痛:早期可能出现面部疼痛或麻木感,肿瘤侵犯周围神经时可引起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等。对于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面部不适、哭闹等;有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神经感觉可能相对不敏感,疼痛感知可能不如常人明显。
3.口腔症状
牙痛或牙齿松动:肿瘤侵犯牙槽骨等结构时,可导致牙痛、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年龄较大人群牙齿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性松动,与上颌窦癌导致的牙齿松动需注意鉴别;有牙周炎等口腔病史的人群,牙齿松动情况可能更复杂。
张口困难:肿瘤侵犯翼内肌、翼外肌等咀嚼肌相关结构时,可引起张口困难。这会影响患者的进食等日常活动,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可能更早因张口困难影响进食而就医。
二、影像学表现
1.X线检查:可见上颌窦腔密度增高、骨质破坏等表现,但X线对于早期微小病变的检出敏感性相对较低。不同年龄人群骨骼发育等情况不同,儿童上颌窦发育尚未完全,X线表现可能与成人有差异;有骨质疏松等病史的人群,骨质破坏的X线表现可能不典型。
2.CT检查:能清晰显示上颌窦内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周围骨质破坏情况等。对于早期病变,CT可发现上颌窦内小的软组织密度影及轻微骨质改变;在判断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上有重要价值,不同性别在CT图像解读上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可能更关注检查对身体的辐射影响等问题。
3.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可更好地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等软组织结构的关系。在早期上颌窦癌的诊断中,MRI有助于发现隐匿的病变;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等不能接受含碘对比剂CT检查的人群,MRI是较好的替代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