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皮肤病变基础,患者要遵循饮食、运动、用药等控制血糖;做好皮肤清洁、保湿、避免外伤的护理;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要及时处理;需定期就医随访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儿童糖尿病患者随访更频繁。
措施:患者需遵循糖尿病饮食计划,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并按照医嘱规范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使血糖稳定在目标范围内。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要在家长的协助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方案,保证生长发育的同时控制血糖。
皮肤护理
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洁皮肤,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保持在37℃-40℃左右,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干燥。例如,每天用温水轻柔清洗皮肤1-2次,可减少皮肤表面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但不要频繁使用肥皂等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对于婴幼儿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更加娇嫩,清洁时要格外小心,动作要轻柔。
保湿:使用具有保湿功能的护肤品,保持皮肤的水分。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干燥,干燥的皮肤会加重皮肤病变的不适症状。可以选择含有甘油、尿囊素等成分的保湿霜或乳液,在清洁皮肤后及时涂抹,尤其在四肢等容易干燥的部位要重点护理。儿童糖尿病患者使用的保湿产品要选择无刺激、温和的婴幼儿专用保湿品。
避免外伤: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搔抓、摩擦等外伤。皮肤外伤后糖尿病患者较常人更易发生感染且不易愈合,可能会使皮肤病变加重。要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皮肤与衣物之间的摩擦;教育儿童糖尿病患者不要用手搔抓皮肤,家长要留意儿童的行为,防止其抓伤皮肤。
治疗并发症
感染处理:如果出现糖尿病皮肤感染,如皮肤疖肿、丹毒等,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发生皮肤感染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用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神经病变相关皮肤问题:对于伴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的皮肤瘙痒等问题,可使用一些止痒的药物对症治疗。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和神经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如改善微循环等。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神经病变相关皮肤问题时,要考虑到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式。
定期就医随访
原因:糖尿病皮肤病变可能会出现病情变化,定期就医随访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医生可以通过检查皮肤状况、了解血糖控制情况等,对患者的治疗进行优化。
措施:患者要按照医生制定的随访计划定期到医院就诊,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查,包括血糖监测、皮肤状况评估等。儿童糖尿病患者的随访要更加频繁一些,以便及时发现生长发育过程中血糖控制和皮肤病变相关的问题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