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胎停育风险,需做好孕前准备、孕期科学保健及关注特殊人群。孕前要进行遗传咨询和健康管理;孕期应定期产检、控制基础疾病、避免不良生活行为;高龄孕妇和有不良孕产史孕妇更需加强相关措施。
一、孕前准备充分
遗传咨询:夫妻双方如有家族遗传病史或既往有胎停育史,应进行遗传咨询,了解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素导致胎停育的可能,必要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例如,若一方或双方携带染色体平衡易位等异常,可能增加胎停育风险,通过遗传咨询可评估再发风险及制定相应生育计划。
健康管理:女性应提前3个月补充叶酸,每日0.4-0.8mg,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等。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胎停育。男性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影响精子质量,进而影响胚胎质量。
二、孕期科学保健
定期产检:孕期应按照医嘱定期进行产检,通过超声检查等及时了解胚胎发育情况。一般怀孕6-8周左右可通过超声看到胎心胎芽,若此时仍未出现胎心胎芽或后期超声提示胚胎发育停止等情况,需及时处理。例如,正常情况下孕早期超声可明确胚胎是否存活、有无胎心搏动等,定期产检能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胎停育迹象。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要积极控制病情。例如,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环境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胎停育等不良妊娠结局,需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如空腹血糖控制在3.3-5.3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4.4-6.7mmol/L等目标范围内;高血压孕妇血压过高会影响胎盘血流灌注,不利于胚胎发育,应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
避免不良生活行为:孕期要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长期精神压力大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同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宠物,以防感染弓形虫等病原体,弓形虫感染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甚至胎停育。
三、关注特殊人群
高龄孕妇:随着年龄增加,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升高,胎停育风险相对较高。高龄孕妇更应加强孕前咨询及孕期产检,孕前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及遗传咨询,孕期密切监测胚胎发育情况,增加产检频率,如孕早期可更早进行超声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有不良孕产史孕妇:既往有胎停育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应更谨慎。孕前需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包括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自身免疫抗体检查等,如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等自身免疫异常可能导致胎盘血栓形成,影响胚胎血供,增加胎停育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及孕期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