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适合各年龄段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力量、改善稳定性,运动适度、注意热身和放松)及物理治疗(热敷促血液循环、冷敷缓解急性炎症、电疗刺激神经肌肉);药物治疗包括缓解疼痛炎症的非甾体抗炎药(注意副作用)和保护软骨的软骨保护剂;手术治疗有适合关节内病变的关节镜手术(术后康复训练)和适用于晚期严重患者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老年多见,注意风险和并发症)。
一、非药物治疗
1.运动疗法
适合人群及意义:对于各年龄段膝关节炎患者均适用,通过适当运动可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例如,股四头肌锻炼,可坐于床上,伸直膝关节,缓慢抬起小腿,保持数秒后放下,重复进行。对中老年人群来说,能有助于减轻膝关节负担;年轻患者通过正确运动可预防膝关节炎进一步发展。
注意事项:运动应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导致膝关节损伤加重。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热身,运动后可进行拉伸放松。
2.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传递可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对于有膝关节炎的人群,可每日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膝关节,每次15-20分钟,温度以感觉舒适为宜,避免烫伤。尤其适合老年膝关节炎患者,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冷敷:在急性炎症期,如膝关节肿胀疼痛明显时,可进行冷敷,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冷敷,以免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过度等不良影响。
电疗:包括低频电刺激、中频电疗等,可刺激膝关节周围神经肌肉,促进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不同年龄和病情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电疗方式。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作用,可缓解膝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适用于大多数膝关节炎患者缓解症状,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人群需谨慎使用,老年患者使用时也需密切关注胃肠道反应。
2.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等,可促进软骨修复,延缓关节软骨退变。对于各年龄段膝关节炎患者,尤其是软骨已有一定损伤的患者,可长期服用来保护关节软骨,但起效相对较慢。
三、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膝关节内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情况的膝关节炎患者。对于年轻患者,关节镜手术可在较小创伤下清理关节内病变组织,改善症状。
术后恢复: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不同年龄患者康复速度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年轻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但都需要遵循专业康复师的指导逐步进行膝关节功能恢复锻炼。
2.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适用人群:适用于晚期严重膝关节炎患者,如膝关节严重畸形、疼痛剧烈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人群。老年患者较多见,通过人工膝关节置换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但手术有一定风险,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