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疫苗分为国产减毒活疫苗和进口灭活疫苗,国产减毒活疫苗18月龄开始接种,4岁接种第二剂;进口灭活疫苗12月龄开始接种,间隔6-12个月接种第二剂。早产儿按矫正月龄安排接种;有基础疾病儿童接种需谨慎评估;过敏体质儿童接种要告知过敏史并密切观察。
一、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
接种起始年龄:通常在18月龄开始接种第一剂,4岁时接种第二剂。对于18月龄之前的婴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接种减毒活疫苗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所以不建议过早接种。从免疫保护的角度和婴儿免疫系统发育的阶段性来看,18月龄时婴儿的免疫系统已具备较好的接受疫苗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此时接种第一剂能启动对甲肝病毒的免疫防御。
二、进口甲肝灭活疫苗
基础免疫程序:一般在12月龄开始接种第一剂,间隔6-12个月接种第二剂。对于12月龄以下的婴儿,灭活疫苗相对减毒活疫苗更为安全,因为它是通过化学方法使甲肝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但保留其免疫原性,不会像减毒活疫苗那样存在病毒在体内潜在变异等风险。12月龄时婴儿的身体状况相对适合接受灭活疫苗的接种,按照基础免疫程序接种两剂能使婴儿产生较好的抗甲肝病毒抗体水平。
特殊人群接种注意事项
早产儿: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发育较足月儿更为滞后,接种甲肝疫苗的时间需要根据其矫正月龄来判断。一般建议在矫正月龄达到相应适龄阶段时再考虑接种。例如,若早产儿矫正月龄达到18月龄时,可按照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的第一剂接种程序进行接种;若矫正月龄达到12月龄时,可考虑进口甲肝灭活疫苗的第一剂接种。这是因为早产儿的身体各项机能和免疫系统成熟度低于足月儿,过早接种可能无法产生有效免疫应答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需要根据其实际的生长发育矫正后的情况来合理安排接种时间,以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果儿童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那么接种甲肝疫苗需要谨慎评估。因为这类儿童的免疫系统本身存在缺陷,接种疫苗后可能无法正常产生免疫反应,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由儿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详细了解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再决定是否接种以及选择何种疫苗。对于患有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接种甲肝疫苗时也需要密切监测,因为甲肝病毒主要侵犯肝脏,有基础肝病的儿童接种后肝脏的负担可能需要特别关注,观察是否出现与肝脏相关的异常反应等情况。
过敏体质儿童:对于明确对甲肝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的儿童,绝对不能接种甲肝疫苗。而对于有一般过敏体质的儿童,在接种前需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过敏史,医生会评估接种的风险和收益。如果评估后认为可以接种,需要在接种现场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因为过敏体质儿童接种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相对正常儿童更高,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过敏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