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出血热有多种征兆,发热时体温迅速升高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持续3-7天;有全身中毒症状,包括明显头痛、腰痛、全身酸痛;有毛细血管损伤表现,如皮肤黏膜出血点、球结膜充血;有肾脏损害征兆,如尿量先减后多、尿蛋白阳性,小孩病情变化快,家长需密切关注其征兆表现,及时就医并做好护理。
一、发热相关征兆
(一)体温变化
小孩出血热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迅速升高,多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型。例如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患者体温多在39~40℃之间,且发热一般会持续3~7天左右。这是因为病毒在体内繁殖,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表现。
二、全身中毒症状征兆
(一)头痛
小孩会感到明显头痛,这是由于病毒血症以及发热引起脑血管扩张、充血等因素导致。头痛可能较为剧烈,影响小孩的精神状态,使其表现出烦躁不安等情况。
(二)腰痛
腰部疼痛也是常见征兆之一,主要是因为肾脏等脏器受累,肾脏周围组织受到炎症刺激等原因。比如肾综合征出血热时,肾脏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可引起腰部酸痛等不适。
(三)全身酸痛
小孩会出现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像腰背、四肢肌肉等部位都可能受累。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后,释放的毒素等物质作用于肌肉组织,引起肌肉的炎症反应,导致酸痛感。
三、毛细血管损伤征兆
(一)皮肤黏膜出血点
皮肤会出现散在的出血点,常见于胸背部、腋下等部位,呈搔抓样、条索状瘀点。这是因为病毒损伤了毛细血管壁,使其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到血管外所致。例如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病2~3天左右可在软腭见到针尖样出血点,或腋下、胸背部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二)球结膜充血
小孩的球结膜会出现明显充血,表现为双眼球结膜发红,这也是毛细血管损伤的一种表现,是由于眼部的毛细血管受到病毒影响而发生充血。
四、肾脏损害征兆
(一)尿量变化
早期可能出现尿量减少,随着病情发展,后期可能出现尿量增多。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少尿期一般出现在病程的5~8天,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多尿期一般出现在病程的9~14天,24小时尿量超过2000ml。这是因为肾脏实质受到病毒侵犯,导致肾功能出现异常,影响了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二)尿蛋白阳性
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这是由于肾脏受损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蛋白质从尿液中排出增多。
特殊人群(小孩)温馨提示
小孩患出血热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要密切关注小孩的上述征兆表现。一旦发现小孩有发热、头痛、腰痛、全身酸痛、皮肤黏膜出血点、球结膜充血以及尿量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带小孩就医。因为小孩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比成人更快,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后非常重要。同时,要让小孩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给予适当的护理,以帮助小孩更好地应对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