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口腔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婴幼儿,局部广泛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有全身症状,病程较长;口腔溃疡病因复杂,各年龄段可发病,局部溃疡有假膜红晕,一般无全身重症状,病程长短不一,不同人群情况有别,婴幼儿、儿童成人及老年人各有特点。
一、定义与病因
溃疡性口腔炎:是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的溃疡性炎症。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慢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口腔不洁更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
口腔溃疡: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精神压力、营养素缺乏(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铁、锌等缺乏)、局部创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
二、临床表现
溃疡性口腔炎:局部表现为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随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表面覆盖假膜,假膜较厚、污秽,不易拭去,强行剥离易出血,周围黏膜充血明显,患儿可出现发热、烦躁、拒食、流涎等全身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口腔溃疡: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大小不一,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一般无全身发热等中毒症状,除非是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等较严重情况可能伴有低热等全身症状,但整体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对患儿一般情况影响较小。
三、病变部位与范围
溃疡性口腔炎:病变可累及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多为全口性的广泛黏膜损害,从唇、颊、舌到软腭、牙龈等均可受累。
口腔溃疡:病变部位不定,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单发或多发,范围可局限于某一区域,如舌尖、颊黏膜、唇内侧等。
四、病程与转归
溃疡性口腔炎:若不及时治疗,病程相对较长,一般需要1~2周甚至更长时间,经过积极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可逐渐痊愈,若机体抵抗力持续低下可能迁延不愈。
口腔溃疡:一般轻型口腔溃疡病程较短,7~10天可自愈;重型口腔溃疡病程较长,可达数月,且容易复发,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补充营养素等有可能减少复发,总体转归相对较好,多数可自行恢复。
五、特殊人群情况
婴幼儿:溃疡性口腔炎在婴幼儿中更易发生,因婴幼儿口腔自洁能力差,且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弱,一旦感染细菌易引发严重的口腔炎症;而口腔溃疡在婴幼儿中也可发生,如因奶嘴摩擦等局部创伤引起,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加重。
儿童及成人:儿童和成人患口腔溃疡的诱因多样,如儿童可能因偏食导致营养素缺乏引发口腔溃疡,成人可能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因素诱发口腔溃疡;对于溃疡性口腔炎,儿童和成人患病机制类似,但成人相对机体抵抗力较强,病情相对较轻,但也需及时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本身抵抗力相对弱,无论是溃疡性口腔炎还是口腔溃疡,都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积极寻找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老年人患溃疡性口腔炎时更需警惕感染扩散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