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稳定型骨折及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用牵引等维持对位对线;手术包括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适用于有移位年轻患者,用空心钉等固定;人工关节置换适用于老年GardenⅣ型骨折等,分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需考虑患者因素,术后防并发症并重视康复训练。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型骨折,年龄较大、全身情况差、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考虑非手术治疗。
无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骨折端血运破坏相对较小,通过适当的固定和制动有可能愈合。
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手术风险高时,非手术治疗可作为一种选择,但需要长期卧床,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2.方法:包括皮肤牵引、骨牵引等。通过牵引维持骨折断端的对位对线,同时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例如,皮肤牵引适用于儿童及一些老年患者,通过胶布粘贴在皮肤上进行牵引;骨牵引则适用于部分成人患者,通过在骨骼上穿针进行牵引。在牵引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对位对线情况。
二、手术治疗
1.内固定治疗
适应证:对于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年轻患者或需要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患者多采用内固定治疗。如GardenⅡ、Ⅲ、Ⅳ型骨折,年轻患者股骨颈骨折后,通过内固定有可能保留自身股骨头,恢复髋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方法: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空心钉内固定等。手术通过在影像学引导下将空心钉置入骨折端,固定骨折断端,维持骨折的对位对线。手术操作需要准确,确保空心钉能够有效地固定骨折,同时减少对股骨头血运的进一步破坏。
2.人工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
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GardenⅣ型骨折或合并股骨头坏死、严重骨质疏松等情况,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后,自身愈合能力差,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风险高,人工关节置换可以尽快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使其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
年轻患者如果股骨颈骨折后出现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坏死,也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
方法: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仅置换股骨头,保留髋臼;全髋关节置换术则是同时置换股骨头和髋臼。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假体,并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确保假体的稳定性和远期效果。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等因素。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卧床并发症;对于年轻患者,要注重保留股骨头的血运,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髋关节功能至关重要,需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