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发生与局部因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咽部邻近器官病变)、全身因素(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内分泌紊乱)、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气候温度湿度变化)、生活习惯因素(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相关。
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如慢性鼻窦炎、鼻咽部炎症等,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流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炎症蔓延至咽部,均可引发慢性咽炎。对于有慢性鼻窦炎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儿童,鼻窦分泌物的刺激是导致慢性咽炎的常见因素之一;而成年人若扁桃体反复发炎,也易引发咽部的慢性炎症。
咽部邻近器官病变:如喉部的炎症、龋齿等,也可波及咽部,引起慢性咽炎。比如患有慢性喉炎的患者,炎症可能会向咽部蔓延;龋齿患者口腔内的细菌等病原体容易累及咽部,导致咽部炎症迁延不愈。
全身因素
贫血:贫血患者全身血氧含量降低,咽部黏膜也会处于缺氧状态,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慢性炎症。尤其是中老年女性,若患有缺铁性贫血,更易出现咽部不适等慢性咽炎表现。
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酸反流至咽部,刺激咽部黏膜,长期可引起慢性咽炎。饮食不规律、喜食辛辣油腻食物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进而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风险。
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炎性分泌物长期刺激咽部,可引发慢性咽炎。长期吸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咽部受刺激的程度往往更严重。
内分泌紊乱:如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咽部黏膜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咽部干燥、异物感等慢性咽炎症状。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长期处于粉尘、化学气体污染的环境中,咽部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例如在工厂工作的工人,长期接触粉尘和有害化学物质,患慢性咽炎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城市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污染物也会对咽部造成损害。
气候、温度、湿度变化:寒冷、干燥的气候可使咽部黏膜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下降,干燥的空气还会使咽部黏膜腺体分泌功能发生障碍;而炎热、潮湿的环境则有利于细菌、病毒的滋生繁殖,这些都容易诱发慢性咽炎。例如在北方的冬季,室内供暖导致空气干燥,人们更容易出现咽部不适,引发慢性咽炎。
生活习惯因素
吸烟: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可直接刺激咽部黏膜,使咽部黏膜充血、水肿,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容易引发慢性咽炎。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慢性咽炎的发病率远高于不吸烟者。
饮酒:过度饮酒会损伤咽部黏膜,使咽部黏膜抵抗力下降,同时酒精的刺激可导致咽部血管扩张,加重咽部的炎症反应。尤其是经常过量饮酒的人群,患慢性咽炎的风险较高。
过度用嗓:长期用嗓过度,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咽部黏膜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发生损伤,引发慢性咽炎。儿童若长时间大声哭闹,也可能导致咽部黏膜受损,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