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局部表现有皮肤黏膜改变、感染病灶,各系统有相应表现,新生儿和老年人有特殊人群特点,全身症状含多数发热、常伴寒战、乏力;局部有皮肤黏膜改变、感染灶表现;各系统累及呼吸、心血管、消化、神经等系统有对应症状;新生儿症状不典型,老年人症状也不典型。
寒战:常与发热相伴出现,患者会突然感觉寒冷,伴有战栗,这是由于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作用于机体,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的。
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能量产生不足以及毒素对机体的消耗等因素引起。
局部表现
皮肤黏膜改变: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多见于躯干部、四肢等部位,这是由于败血症时血管通透性增加,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皮肤黏膜出血。另外,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皮肤坏死,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等情况。
感染病灶:如果败血症是由局部感染灶扩散而来,那么局部会有相应的表现。例如,肺炎球菌败血症可源于肺炎,此时肺部会有肺炎的表现,如咳嗽、咳痰、胸痛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可能源自皮肤疖肿、伤口感染等,局部可见疖肿红肿、疼痛等表现。
各系统表现
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这是因为感染累及肺部,影响了气体交换功能。例如,败血症引发的肺部感染,会使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呼吸方面的异常。
心血管系统: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感染性休克。这是由于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作用于心肌和血管系统,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进而引起心血管功能的改变。研究显示,约30%-50%的败血症患者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异常表现。
消化系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这是因为感染毒素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
神经系统:部分患者会出现神志改变,如烦躁、谵妄、嗜睡甚至昏迷等。这是由于毒素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对于儿童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因为儿童的血-脑屏障相对不完善,更容易受到毒素的影响。例如,婴幼儿败血症时可能出现拒食、哭闹不安、前囟饱满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特殊人群特点
新生儿: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反应差、拒奶、体温不稳定(可发热或体温不升)、体重不增等。这是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感染的反应不如成人强烈,所以局部症状可能不明显,需要密切观察。
老年人:老年人败血症症状也可能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显著,而更易出现意识障碍、低血压等表现。这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对感染的反应能力下降有关。例如,老年败血症患者可能在感染后很快出现精神萎靡、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而发热等典型症状可能不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