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糖尿病足,需从多方面着手。控制血糖要规律用药监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护足部皮肤要每日检查、正确清洁、避免受伤;促进足部血液循环要适度运动、注意保暖;还要定期进行专业足部检查,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并干预。
一、控制血糖
1.规律用药与监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规律使用降糖药物,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并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使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例如,糖化血红蛋白应尽量控制在7%以下等合理范围,通过稳定的血糖水平维持血管和神经的正常功能,减少高血糖对血管和神经的损害。
2.健康生活方式助力血糖控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比例,多吃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辅助控制血糖。
二、保护足部皮肤
1.每日检查足部:每天仔细检查双脚,查看是否有红肿、擦伤、水疱、裂口、鸡眼或胼胝等异常情况。对于视力不佳或行动不便的人群,如老年人,更要特别留意足部细节,可借助镜子等辅助工具全面检查。一旦发现足部有任何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正确清洁足部:用温水(水温不宜过高,37℃-40℃为宜)清洗双脚,清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搓揉。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间的水分要擦干,保持足部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清洁剂,以免破坏足部皮肤的屏障功能。
3.避免足部受伤: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子要合脚、舒适,鞋内无异物,透气性好,避免穿尖头鞋、高跟鞋等会挤压脚部的鞋子;袜子要选择柔软、吸汗的棉质袜子,每天更换。不赤足行走,不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中暴露足部,防止烫伤或冻伤等情况发生。
三、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1.适度运动促进循环:除了前面提到的控制血糖的运动外,还可进行一些专门促进足部血液循环的运动,如屈伸脚趾、旋转脚踝等简单动作,每天多次进行。对于长期久坐或久站的人群,如办公室工作人员、长途司机等,要定时起身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进而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状况。
2.注意足部保暖:根据环境温度及时增添衣物,保证足部温暖,但要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直接加热足部,防止烫伤。寒冷天气外出时要穿厚袜子和保暖的鞋子,维持足部的正常血液循环,避免血管收缩影响供血。
四、定期足部检查
1.专业医疗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专项检查,包括足部神经功能检查(如音叉振动觉检查、温度觉检查等)和血管检查(如多普勒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足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等潜在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对于有糖尿病病史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要增加检查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