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按早期(术后1-2周)、中期(术后2-6周)、后期(术后6周以上)分阶段进行康复锻炼,早期进行手指屈伸及肩部、肘部肌肉等长收缩锻炼;中期开展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锻炼;后期进行渐进性力量及日常生活活动等训练,不同阶段针对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肩部和肘部肌肉等长收缩:肩部可进行耸肩动作,肘部可做上臂肌肉的收紧放松,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等长收缩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避免肌肉萎缩,同时不影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儿童患者进行肩部和肘部肌肉等长收缩时,要关注其配合度,确保动作规范;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要缓慢进行,保证收缩和放松的过程平稳。
中期(术后2-6周)
腕关节活动度锻炼: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腕关节的屈伸、尺偏和桡偏运动。屈伸运动是手掌向上和向下的活动,尺偏是手腕向小拇指一侧偏移,桡偏是向大拇指一侧偏移,每组运动可进行10-15次,每天3-4组。例如患者坐在椅子上,手臂放在桌上,手握轻量物体(如小沙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重量),进行腕关节的各个方向活动。儿童患者进行腕关节活动度锻炼时,要根据其年龄和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方式,如使用较轻的辅助物;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腕关节的恢复程度逐步增加活动幅度,避免过度活动导致疼痛和损伤加重。
前臂旋转锻炼:可采用坐姿,上臂固定,屈肘90度,手握物体(如木棍等)进行前臂的旋转动作,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10-15次,每天3-4组。通过前臂旋转锻炼,可促进前臂肌肉力量恢复和骨折部位功能的改善。儿童患者进行前臂旋转锻炼时,要注意选择合适长度和重量的物体,防止因力量不足或物体过重导致受伤;老年患者要缓慢进行旋转,避免因关节灵活性下降而发生意外。
后期(术后6周以上)
渐进性力量锻炼:当骨折初步愈合后,可进行更具挑战性的力量锻炼。例如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逐渐增加握力器的阻力,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组;还可进行持重锻炼,如手持适量重量的物体(如矿泉水瓶等)进行手臂的抬起、放下动作,每组10-15次,每天3-4组。对于儿童患者,可选择适合其力量水平的玩具等进行类似锻炼,以激发其主动性;老年患者在进行持重锻炼时,要根据自身骨骼强度和肌肉力量逐步增加重量,确保安全。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逐步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穿衣、洗脸、梳头、系鞋带等。通过这些活动锻炼,使患者的肢体功能更好地回归日常生活。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要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正确性,儿童患者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时,家长要在旁协助并给予正确引导;老年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保证动作的准确性,避免因动作不规范导致再次损伤。同时,还可进行上下楼梯等平衡和协调能力的锻炼,儿童患者在上下楼梯时需要家长搀扶,确保安全;老年患者则要缓慢进行,可借助扶手等辅助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