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是治疗根尖周炎的方式之一,但并非所有根尖周炎都需拔牙,部分根尖周炎可通过根管治疗保留患牙,根管治疗分开髓引流、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步骤,当患牙破坏严重等无法保留时才需拔牙,有全身疾病等情况拔牙需谨慎,大多根尖周炎可通过根管治疗等保留患牙治愈,仅患牙无法保留时才考虑拔牙。
一、部分根尖周炎可通过根管治疗保留患牙而非拔牙
1.根尖周炎的一般治疗原理
对于早期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是常见的保留患牙的方法。根管治疗主要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从而消除根尖周的炎症。例如,有研究表明,经过规范的根管治疗,约80%-90%的患牙可以得到保留并恢复功能。其原理是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细菌、感染的牙髓组织等,建立良好的引流通道,使根尖周的炎症得以消退。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根管治疗的效果也有所体现。儿童患者如果患牙有保留价值,通过根管治疗也可以保存患牙,因为乳牙的健康对于恒牙的正常萌出和颌骨发育至关重要。而成年患者,根管治疗可以有效保留天然牙,维持牙齿的咀嚼功能等。
2.根管治疗的步骤及作用
第一步是开髓引流,通过打开髓腔,让根尖周的炎症渗出物可以引流到口腔中,迅速缓解疼痛等症状。这一步对于缓解患者的急性疼痛非常关键,一般在就诊后的首诊即可进行。
第二步是根管预备,使用专门的器械对根管进行清理、成形,去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和感染的牙本质。这一步需要根据根管的形态进行精细操作,以确保能够彻底清除感染。
第三步是根管消毒,通常会在根管内放置消毒药物,如氢氧化钙等,进一步杀灭根管内的残余细菌,为根管充填做准备。
第四步是根管充填,采用合适的充填材料将根管严密充填,阻止细菌再次进入根管,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二、拔牙作为根尖周炎治疗方式的情况
1.无法保留的患牙需拔牙
当患牙破坏严重,如牙体龋坏过大,经评估无法通过根管治疗等方法保留时,就需要拔牙。例如,牙齿严重松动,根尖周病变范围广泛,累及大部分牙根,根管治疗无法取得良好效果时,拔牙是不得已的选择。
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拔牙后的影响也不同。例如,长期吸烟的患者,拔牙后创口愈合可能相对较慢,因为吸烟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利于创口的恢复。所以吸烟患者拔牙后需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遵循医生的术后医嘱,如避免吸烟、保持口腔清洁等。
对于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拔牙需要更加谨慎。如果患牙必须拔除,需要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因为糖尿病患者创口愈合能力较差,拔牙后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拔牙前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应控制在8.88mmol/L以下,并且要预防术后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辅助治疗。
总之,拔牙是治疗根尖周炎的一种手段,但不是首选的普遍手段,大多数根尖周炎可以通过根管治疗等保留患牙的方法来治愈,只有在患牙无法保留时才考虑拔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