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息肉与鼻窦炎在症状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对健康影响方面存在差异,鼻息肉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鼻塞等,与变态反应等有关,影响睡眠及面部等发育;鼻窦炎全身症状明显,与引流阻塞等有关,可致慢性鼻窦炎及并发症影响生长发育等。
儿童鼻窦炎症状:全身症状相对明显,尤其是急性鼻窦炎,可出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情况,这是因为儿童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后全身反应较突出。局部症状主要有鼻塞,多为脓性鼻涕,量多少不一,还可伴有头痛,头痛的部位和时间有一定特点,如急性上颌窦炎常表现为晨起轻、午后重的面颊部疼痛;急性额窦炎则表现为晨起明显的前额部疼痛,随着中午后逐渐减轻,到晚间可完全消失,次日又重复发作。
发病机制相关差异
儿童鼻息肉:多与变态反应、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关。变态反应时,鼻腔局部的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鼻黏膜水肿、息肉样变。慢性炎症如长期的鼻窦炎刺激,也可导致鼻黏膜反复水肿,逐渐形成息肉。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对常见,这也是儿童鼻息肉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儿童,发生鼻息肉的风险相对较高。
儿童鼻窦炎:主要是由于鼻窦引流通道阻塞,导致鼻窦内感染。儿童鼻窦窦口相对较大,鼻腔感染容易波及鼻窦。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诱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鼻腔黏膜炎症,肿胀的黏膜可阻塞鼻窦开口,使鼻窦内通气和引流受阻,进而引发鼻窦炎。另外,腺样体肥大也是儿童鼻窦炎的常见原因,肥大的腺样体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影响鼻窦引流。
诊断方面的差异体现
儿童鼻息肉:通过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有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荔枝肉样新生物,触之柔软,不易出血。鼻内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等,还可了解鼻腔其他结构情况。影像学检查如鼻窦CT有助于明确息肉范围以及是否合并鼻窦病变等。
儿童鼻窦炎: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腔内各鼻窦开口情况,判断鼻窦开口有无阻塞及脓性分泌物情况。鼻窦CT可清晰显示鼻窦内黏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有无积液等情况,有助于明确鼻窦炎的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对儿童健康影响的差异
儿童鼻息肉:长期鼻塞、呼吸不畅可能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导致夜间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而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影响儿童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此外,鼻息肉还可能影响儿童的嗅觉功能发育,进而对其认知、学习等产生一定影响。
儿童鼻窦炎:急性鼻窦炎若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会长期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导致反复鼻塞、流涕、头痛等,同样会影响睡眠,进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身高、智力等方面的发育。同时,慢性鼻窦炎还可能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因为鼻腔脓性分泌物倒流至咽部,刺激下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