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桡骨骨折的处理包括急救处理、就医诊断、治疗方法和康复护理。急救要制动固定、止血;就医需体格检查、X线等检查;治疗分保守(无明显移位或复位良好的稳定骨折用石膏等固定并康复锻炼)和手术(明显移位等情况用内固定);康复护理早期做手指活动,中期增前臂旋转活动,后期加强功能锻炼,不同年龄患者康复有调整。
一、急救处理
当发生尺骨桡骨骨折时,首先要确保受伤部位制动,避免进一步损伤。可以使用木板、树枝等临时固定受伤的前臂,固定时要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固定要松紧适度。如果有伤口出血,应先进行压迫止血。
二、就医诊断
患者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骨折的情况,然后会安排X线检查,通过X线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如横形骨折、斜形骨折等)以及骨折端的移位情况等。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可能还会进行CT等进一步检查来更清晰地了解骨折细节。
三、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适用情况:如果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或者经过复位后位置良好的稳定性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
具体措施:一般会使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固定,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左右,在固定期间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同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但要避免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儿童的尺骨桡骨骨折保守治疗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密切关注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当骨折有明显的移位,手法复位难以维持对位,或者是开放性骨折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具体措施:手术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等进行固定。手术能够更好地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等,术后需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后要注意预防卧床相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儿童患者手术时要特别注意手术创伤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内固定材料。
四、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在骨折固定后的早期,一般是1-2周内,主要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主动的手指握拳、伸展等动作,每次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次数可逐渐增加。
中期康复:固定2-4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前臂的旋转等活动,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康复器械辅助进行锻炼。
后期康复:骨折基本愈合后,要加强前臂的旋转、屈伸等功能锻炼,通过逐渐增加活动的强度和范围,恢复前臂的正常功能。可以进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如拿取物品、洗漱等,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的进度和强度要有所调整,儿童康复潜力大,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新的损伤;老年患者康复相对缓慢,需要更耐心地进行康复训练,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协助和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