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性鼻炎是以鼻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但无明显黏膜和骨质萎缩为特征的鼻病,环境因素和全身因素可致病因,有鼻腔干燥感、鼻出血、鼻分泌物异常等临床表现,通过症状评估、鼻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油性滴鼻剂,全身治疗全身性疾病,还需改善环境、保持鼻腔清洁、均衡饮食来预防。
病因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粉尘多的环境中,如沙漠地区、建筑工地等,鼻黏膜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导致黏膜腺体分泌功能失调,引发干燥性鼻炎。例如,在沙漠地区,空气湿度低,风沙大,鼻腔黏膜长期受到干燥空气和沙尘的刺激,就容易出现干燥性鼻炎的症状。
全身因素:贫血、维生素缺乏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如维生素A缺乏时,可导致鼻黏膜上皮改变,黏液分泌减少;维生素B2缺乏可引起黏膜细胞代谢障碍,纤毛运动失调等,从而诱发干燥性鼻炎。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存在挑食、偏食等情况,容易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增加患干燥性鼻炎的风险;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存在营养吸收障碍等问题,也可能因全身因素引发干燥性鼻炎。
临床表现
鼻腔干燥感:患者常自觉鼻腔内干燥不适,有异物感,常需频繁擤鼻或挖鼻以缓解不适。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表现为经常用手揉鼻子等行为。
鼻出血:鼻黏膜干燥脆弱,容易发生鼻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但有时也可能较明显。老年人血管弹性差,鼻出血后止血相对困难;儿童鼻出血时,家长需保持冷静,正确协助孩子进行止血处理。
鼻分泌物异常:鼻分泌物减少,常形成干痂,可引起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干痂刺激鼻黏膜还可能引起瘙痒感,导致患者不自觉地搔抓鼻腔。
诊断
症状评估:根据患者的鼻腔干燥、鼻出血等典型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鼻内镜检查:通过鼻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鼻黏膜的状态,可见鼻黏膜干燥、充血,有干痂形成等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对于儿童进行鼻内镜检查时,需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和时机,尽量减少对儿童的不适刺激。
实验室检查:对于怀疑有全身因素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维生素水平测定等实验室检查,以排除贫血、维生素缺乏等全身性疾病。
治疗与预防
局部治疗: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保持鼻腔湿润,清除干痂,改善鼻腔环境。对于儿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时要注意控制冲洗的压力和速度,避免引起不适或损伤鼻黏膜。也可局部使用油性滴鼻剂,如液体石蜡、薄荷油等,润滑鼻黏膜,促进黏膜腺体分泌。
全身治疗:对于存在全身因素的患者,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补充维生素A、B2等,纠正贫血等情况。儿童在补充维生素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摄入;老年人用药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谨慎选择药物。
预防措施: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通风,增加空气湿度,如在干燥环境中使用加湿器等。注意保持鼻腔清洁,但避免过度擤鼻和挖鼻。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老年人要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