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一般治疗与日常护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药物治疗有抗生素及局部用药;手术治疗包括鼓室成形术和乳突根治术;一般治疗需避免诱发因素、饮食调理;儿童患者要关注听力发育、合理用药,老年患者要兼顾基础疾病、评估身体状况及加强术后护理。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急性发作期多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以有效控制感染,抗生素使用需遵循足量、足疗程原则,避免感染反复。
2.局部用药:鼓膜穿孔前可用酚甘油滴耳,有消炎止痛作用;鼓膜穿孔后先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再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局部用药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加重感染。
二、手术治疗
1.鼓室成形术:适用于中耳病变较重、听骨链破坏、听力下降明显的患者,通过手术重建中耳传音结构,改善听力,手术成功关键在于病变清除彻底及听骨链重建的稳定性,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和预后有差异,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术后耳部恢复及听力发育情况。
2.乳突根治术:对于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等病情复杂、病变广泛的情况,需行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但会对外耳道及乳突结构有一定破坏,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及外耳道形态和功能的恢复,不同年龄患者术后康复护理重点不同,儿童患者要关注耳部卫生及避免二次感染影响耳部正常发育。
三、一般治疗与日常护理
1.避免诱发因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感冒,因为感冒易导致中耳炎复发或加重,不同年龄人群预防感冒措施有别,儿童要注意保暖、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等,成人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强抵抗力;还要注意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洗头、洗澡时防止水进入外耳道,不同年龄人群外耳道防水方法不同,儿童洗澡时可使用专业耳部防护用品,成人可使用棉球适当堵塞外耳道但要注意不能过深。
2.饮食调理: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营养需求有差异,儿童要保证营养全面以支持生长发育和疾病康复,成人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配饮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慢性中耳炎患者要特别关注听力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因为中耳炎可能影响儿童语言发育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耳部症状及日常表现,如是否有哭闹、抓耳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儿童用药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且局部用药时要轻柔操作,防止损伤儿童娇嫩的耳部组织。
2.老年患者:老年慢性中耳炎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药物使用要考虑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手术耐受性可能相对较差,术前要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老年患者恢复相对较慢,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以促进术后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