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尖周炎急性发作可先开髓引流缓解,随后进行根管治疗,包括根管预备、消毒、充填,急性期可辅助谨慎使用抗生素,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维护口腔卫生、避免咬硬物,儿童患者在各环节需特殊关注。
一、应急处理
牙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患者会有剧烈疼痛等症状,可先通过开髓引流缓解。医生会打开牙髓腔,使根尖周的炎症渗出物得到引流,从而减轻髓腔压力,迅速缓解疼痛。这一操作能让患者的痛苦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减轻,尤其对于儿童患者,及时开髓引流可避免炎症进一步扩散,因为儿童牙髓组织疏松,炎症易扩散。
二、根管治疗
1.根管预备
首先要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通过使用根管器械,如根管锉等,将根管内的坏死牙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等清除干净。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操作时需注意儿童的根管较细,要选用合适的器械,避免过度预备损伤根尖周组织。
要形成良好的根管形态,为后续的根管充填创造条件。例如,根管的冠部要稍宽大,向根尖逐渐缩小,这样有利于充填材料的紧密充填,防止细菌再次侵入。
2.根管消毒
常用药物进行根管消毒,如氢氧化钙制剂等。消毒的目的是进一步杀灭根管内残留的细菌,消除根尖周的炎症。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的消毒药物要选择刺激性小的,以减少对儿童口腔黏膜和周围组织的刺激。
消毒可以通过放置蘸有消毒药物的棉球等方式进行,一般需要持续一定时间,让药物充分发挥杀菌作用,然后再进行根管充填。
3.根管充填
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如牙胶尖配合根管糊剂进行充填。将充填材料紧密填入根管内,以封闭根管系统,阻止细菌再次进入根管以及根尖周组织,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对于儿童患者,要确保充填材料的量合适,不能超出根尖孔,以免引起根尖周的刺激反应。
三、急性期的药物辅助治疗
在牙根尖周炎的治疗中,急性期可能会辅助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需谨慎,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合理选择,并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避免低龄儿童随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控制根尖周的炎症扩散,减轻炎症反应。例如,对于成人患者,如果根尖周炎症较严重,有全身症状时,可短期使用抗生素,但儿童患者一般以局部治疗为主,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四、预后及注意事项
1.定期复查
患者在完成根管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通过拍摄X线片等检查方式,观察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督促其按时复查,因为儿童的牙齿还在发育中,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情况对恒牙胚的发育有重要影响。
2.口腔卫生维护
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牙膏和牙刷,监督其刷牙时间和方法,以预防牙根尖周炎的复发。
3.避免咬硬物
治疗后的牙齿脆性可能增加,患者要避免咬硬物,防止牙齿折裂。儿童患者在饮食中要避免食用过硬的食物,如坚果等,以免影响治疗后的牙齿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