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尖周炎治疗分应急处理和根管治疗术,应急处理包括开髓引流、切开排脓、调颌磨改、消炎止痛;根管治疗术含根管预备、消毒、充填。牙根囊肿治疗主要是手术,有囊肿刮治术(与囊肿相连患牙视情况保留或拔除)、上颌窦根治术(囊肿波及上颌窦时),术后要抗感染、护理伤口、复诊观察,治疗需依患者具体情况选合适方法并考虑不同人群特点以保安全有效。
一、牙根尖周炎的治疗
(一)应急处理
1.开髓引流:急性期应打开髓腔、拔除根髓,保证根管通畅,使炎症物从根管得到引流,以缓解根尖部的压力,缓解疼痛。年轻恒牙若在炎症早期(根尖孔未完全形成),可先作活髓切断,待形成根尖后再作根管治疗。
2.切开排脓:根尖周炎至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期时,应在局麻下切开排脓,通常切排的时机是在急性炎症的4-5天,局部有较为明确的波动感。
3.调颌磨改:由外伤引起的根尖周炎,应调颌使患牙休息,必要时固定患牙。
4.消炎止痛:一般可采用口服或注射的途径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或镇痛药物,也可以采用局部封闭、理疗等方法辅助治疗。
(二)根管治疗术
1.根管预备: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为充填做准备。对于不同年龄的患牙,根管的形态和粗细有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器械和方法。年轻恒牙的根管壁较薄,在预备时要注意避免侧穿。
2.根管消毒:在根管内放置消毒药物,进一步杀灭残余的细菌,常用的有氢氧化钙类药物等。消毒时间可根据炎症的情况而定,一般为1-2周。
3.根管充填:采用根管充填材料严密充填根管,封闭根管系统,防止再感染。充填材料有牙胶尖加糊剂等。
二、牙根囊肿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1.囊肿刮治术:是治疗牙根囊肿的主要方法。手术需要彻底刮除囊肿的囊壁组织,对于与囊肿相连的患牙,若能保留且牙髓有活力,可进行根管治疗后保留患牙;若患牙无法保留,则需拔除患牙。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的重要组织,如上颌窦、下牙槽神经等。对于儿童患者,手术要考虑到颌骨的生长发育,尽量减少对颌骨正常发育的影响。
2.上颌窦根治术:如果囊肿波及上颌窦,需要同时进行上颌窦根治术,将上颌窦内的囊肿组织清除,并处理上颌窦的炎症等情况。
(二)术后处理
1.抗感染:根据手术情况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尤其是对于囊肿范围较大、手术创伤较大的患者。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抗生素需考虑其安全性和药物代谢特点,儿童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的抗生素。
2.伤口护理:保持口腔伤口清洁,嘱患者按时漱口,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引起感染。对于儿童患者,要加强家长的护理指导,监督患者保持口腔卫生。
3.复诊观察:定期复诊,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有无复发等。儿童患者由于生长发育较快,复诊间隔可能相对较短,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牙根尖周炎和牙根囊肿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