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与鼻窦癌在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上有差异,症状上鼻窦炎有鼻塞、流涕等且急性时可有全身症状,鼻窦癌早期不典型,随发展有相应侵犯症状;鼻窦CT上鼻窦炎窦壁骨质完整,鼻窦癌有骨质破坏;MRI上鼻窦炎软组织显示多,鼻窦癌对软组织及与周围结构关系显示好;病理活检鼻窦炎是炎性细胞浸润无肿瘤细胞,鼻窦癌可明确病理类型,儿童和老年人鉴别时需各有侧重。
一、症状表现差异
鼻窦炎: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流涕可为脓性或黏脓性,还可能伴有头痛,多为鼻窦区域的隐痛或胀痛,疼痛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如晨起后因体位变化鼻窦内分泌物流动刺激神经而逐渐加重,下午相对减轻;部分患者会有嗅觉减退,一般为暂时性,经过规范治疗鼻窦炎症控制后多可恢复。不同类型鼻窦炎症状有一定差异,如急性鼻窦炎还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儿童急性鼻窦炎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
鼻窦癌: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仅有单侧鼻塞、涕中带血,且涕中带血可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随着肿瘤发展,可出现面颊部疼痛或麻木感,肿瘤侵犯眼眶可导致眼球突出、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等;侵犯颅底时可引起头痛等症状;晚期还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等,不同鼻窦发生的癌肿症状略有不同,如上颌窦癌较常见的症状还有面部肿胀等。
二、影像学检查区别
鼻窦CT:
鼻窦炎:可见鼻窦黏膜增厚,窦腔内可能有积液、息肉形成等,但骨质一般无破坏,窦壁骨质结构多完整,窦腔形态虽有改变但主要是炎症导致的黏膜及腔内改变。儿童鼻窦炎在CT上除上述表现外,还需注意与正常鼻窦发育阶段的差异,避免过度诊断。
鼻窦癌:能清晰显示鼻窦内有占位性病变,病变部位骨质有明显破坏,如上颌窦癌可见上颌窦壁骨质破坏,肿瘤可向周围组织侵犯,边界多不清,还可观察到肿瘤向周围结构侵犯的范围,如是否侵犯眼眶、翼腭窝等部位。
磁共振成像(MRI):
鼻窦炎:主要显示鼻窦黏膜异常增厚、窦腔信号改变,对于软组织的显示能提供更多信息,但骨质破坏显示不如CT直观。
鼻窦癌: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楚地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病理活检鉴别
鼻窦炎:通过穿刺引流或内镜下取鼻窦内的炎性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无肿瘤细胞。
鼻窦癌:最终确诊依靠病理活检,通过内镜或手术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如鳞状细胞癌、腺癌等不同病理分型,这对于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鼻窦炎时需与鼻窦癌仔细鉴别,因为儿童鼻窦癌相对少见,但一旦漏诊延误治疗后果严重,所以对于儿童出现长期不愈的鼻塞、涕中带血等症状时要格外谨慎,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排查;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两种疾病都可能发生,在诊断时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准确进行鉴别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