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可通过口腔清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间隙刷)、饮食调整(均衡营养、减少含糖食物和饮料摄入)、定期口腔检查、戒烟限酒来辅助控制,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专业治疗,其中正确刷牙用巴氏法、每天用牙线等清洁牙缝,饮食保证营养、控糖,每6-12个月检查洗牙,吸烟有害要戒烟、限酒控制量,严重时要就医做龈下刮治等专业治疗。
一、口腔清洁
1.正确刷牙: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天早晚各刷一次。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洁牙齿邻面和牙龈沟等部位,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正确刷牙可减少牙菌斑的堆积,降低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对于儿童,家长应辅助其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牙膏,避免误吞。成年人若有特殊病史,如糖尿病等,更需注意刷牙的彻底性,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加重牙周炎。
2.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对于牙缝较大或牙齿排列不整齐的人,间隙刷是更好的选择。牙线能清除牙刷难以到达的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例如,在餐后及时使用牙线,可有效预防牙周炎进一步发展。老年人牙齿松动或有手部活动不便的情况,可选择便捷的牙线棒。
二、饮食调整
1.均衡营养: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牛奶、鱼类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健康,增强牙龈毛细血管的韧性;维生素D和钙能促进牙齿和骨骼的坚固。例如,每天饮用300-500毫升牛奶,能为身体补充钙和维生素D。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更要注重饮食中钙的摄入,同时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2.减少含糖食物和饮料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在口腔中被细菌分解产酸,腐蚀牙齿并破坏牙周组织。应减少糖果、蛋糕、甜饮料等的食用。对于儿童,要控制其甜食摄入,可通过增加水果等健康零食来替代。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更易受糖分影响,需严格控制含糖食物和饮料,以防加重牙周炎。
三、定期口腔检查
1.定期就诊: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洗牙。洗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菌斑,是预防和控制牙周炎的重要措施。研究显示,定期洗牙能显著降低牙周炎的发生率。老年人由于口腔组织衰退,更应增加就诊频率,每3-6个月检查一次。有吸烟史的人,牙周炎患病率较高,更要密切关注口腔健康,定期检查。
四、戒烟限酒
1.戒烟:吸烟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戒烟能改善口腔环境,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对于长期吸烟的人,戒烟初期可能会有不适,但坚持戒烟对牙周健康益处极大。患有心血管疾病等病史的吸烟者,戒烟还能降低其他疾病的发病风险。
2.限酒:过量饮酒会削弱口腔的防御功能,增加牙周炎的发病几率。应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天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有肝脏疾病等病史的人,更要严格控制饮酒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自我治疗措施仅能起到辅助控制牙周炎的作用,若牙周炎症状严重,如出现牙龈严重红肿、出血不止、牙齿松动等情况,必须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治疗,如龈下刮治、牙周手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