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败血症有多样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多数患儿发热(部分新生儿及体弱儿体温不升)、精神状态改变(萎靡、烦躁等);局部表现有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新生儿黄疸加重,还有相应局部感染灶表现;其他系统表现涉及呼吸(急促、困难等)、消化(食欲减退、呕吐等)、循环(心率增快、休克表现等)、神经(婴儿前囟饱满、抽搐等)系统,发现儿童有异常表现应警惕败血症并及时就医。
一、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表现,体温可高达38.5℃以上,部分新生儿及体弱儿可能体温不升,这是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机体抵抗力低下。例如,研究表明约80%以上的败血症患儿会有发热情况,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但体温变化也受患儿自身状况影响,像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更差,可能发热不明显或体温偏低。
精神状态改变:患儿可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哭声减弱或不哭、吃奶无力等。这是由于感染毒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比如严重败血症患儿会出现嗜睡甚至昏迷,因为细菌产生的毒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影响神经传导。
二、局部表现
皮肤黏膜:部分患儿皮肤可见瘀点、瘀斑,这是因为细菌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败血症时还可能出现黄疸加重,原有的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且程度较重,这与胆红素代谢相关酶受影响以及感染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有关。
局部感染灶:寻找原发感染灶很重要,比如肺部感染时可伴有咳嗽、气促、呼吸增快等;泌尿系统感染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的表现(但小儿表述不清时可能仅表现为排尿时哭闹等);脐炎时可见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等,这是细菌从局部侵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不同部位的原发感染有其相应的局部症状特点。
三、其他系统表现
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呼吸衰竭。这是因为感染累及肺部,影响气体交换,如肺炎合并败血症的患儿,肺部炎症导致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等。
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腹泻、腹胀等,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膨胀。这是由于毒素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例如败血症时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胃肠道,使胃肠道黏膜受损,消化酶分泌减少等。
循环系统:可出现心率增快、面色苍白或发灰、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这是因为感染导致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功能受到影响。如感染性休克时,患儿外周血管收缩,心率代偿性增快以维持血压,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血压降低等休克失代偿表现。
神经系统:婴儿可能出现前囟饱满、抽搐等,这是细菌毒素或感染引起的颅内感染表现,因为婴儿颅骨缝未闭,颅内压增高时前囟可表现为饱满,若感染累及脑膜等可引发抽搐等症状。
儿童败血症症状多样,且不同年龄段、不同个体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当发现儿童有上述异常表现时,应高度警惕败血症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尽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