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左肱骨骨折是否做手术需综合多情况判断,若骨折无明显或轻度移位、婴幼儿骨折等可考虑保守,若明显移位、年长儿童骨折、骨折部位影响骨骺或力学结构等可能需手术,要由专业医生据骨折类型、移位、年龄、部位等定个体化方案。
一、骨折类型与移位情况
1.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
对于一些裂纹骨折或者轻度成角移位但未影响上肢功能和骨折愈合的儿童左肱骨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儿童的肱骨骨折如果成角小于15°,且骨折端对位良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来促进骨折愈合。这是因为儿童的骨骼具有较强的塑形能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轻度的畸形可能会逐渐被矫正。以相关研究为例,有研究表明在儿童骨折中,约有一定比例的轻度移位骨折通过保守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预后,骨折能够顺利愈合,且功能恢复良好。
2.明显移位的骨折
如果儿童左肱骨骨折存在明显的移位,如骨折端移位超过2-3mm,或者骨折端有旋转、重叠等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因为明显的移位可能会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导致畸形愈合甚至影响上肢的功能。例如,严重移位的骨折可能会导致上肢的旋转、屈伸等功能受限,如果不及时纠正移位,会对儿童未来的上肢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二、儿童的年龄因素
1.婴幼儿
婴幼儿的肱骨骨折相对更倾向于保守治疗。因为婴幼儿的骨骼塑形能力更强,对于一些轻度的骨折移位,通过妥善的固定,骨折能够较好地愈合,并且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矫正可能存在的小畸形。但如果骨折移位明显,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利弊。例如,对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左肱骨骨折,轻度移位的可以通过石膏固定等保守方法治疗,而严重移位的可能需要手术复位内固定。
2.年长儿童
年长儿童的骨骼塑形能力相对婴幼儿有所下降,对于骨折的移位耐受性相对较差。如果年长儿童的左肱骨骨折有明显移位,可能更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来恢复骨折的正常解剖结构,以保证上肢功能的正常发育。比如,8-12岁的儿童左肱骨骨折,如果移位明显,手术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以避免影响上肢的正常功能和外观。
三、骨折的部位
1.肱骨近端骨折
对于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如果是轻度移位,可采用保守治疗,如三角巾悬吊等。但如果骨折移位影响到骨骺等重要结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因为肱骨近端涉及到骨骺,骨骺的正常发育对于儿童上肢的生长和功能至关重要,所以对于影响骨骺的骨折移位,必须进行手术复位,以避免对儿童未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肱骨骨干骨折
肱骨骨干骨折的治疗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骨干骨折移位不明显,可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保守治疗;但如果移位明显,影响到上肢的力学结构和功能,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肱骨中下段的骨折,如果移位明显,可能会影响到前臂的旋转等功能,需要手术复位内固定来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
总之,儿童左肱骨骨折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骨折的类型、移位情况、儿童的年龄以及骨折的部位等多方面因素,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