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可通过诱发体位测试法(后半规管的Dix-Hallpike试验和水平半规管的滚转试验)进行测试,观察其眩晕表现(发作特点、伴随症状)和眼震情况,还需回顾既往病史(耳部疾病史、头部外伤史)和全身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来综合判断。
一、诱发体位测试法
1.Dix-Hallpike试验(后半规管耳石症测试)
适用人群:适用于怀疑后半规管耳石症的各年龄段人群,包括儿童和成人。对于儿童,要在其配合且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操作方法:患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向患侧转45°,然后迅速躺下,使头部悬于床沿外,与水平面呈20°-30°,保持该头位30秒左右。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眼震及眩晕症状。如果是后半规管耳石症,通常在躺下后数秒内出现短暂的旋转性眼震和眩晕,眼震为垂直旋转性,快相向地侧。
2.滚转试验(水平半规管耳石症测试)
适用人群:适用于怀疑水平半规管耳石症的人群,不同年龄均可。儿童进行该测试时需由专业人员轻柔操作。
操作方法:患者坐于转椅上,头前倾30°,使双侧水平半规管与地面平行,然后迅速向一侧快速翻滚,使患者平卧于转椅上,头向另一侧同样转45°,保持一定时间观察反应。若为水平半规管耳石症,会出现相应的水平性眼震和眩晕表现。
二、症状观察
1.眩晕表现
发作特点:耳石症引起的眩晕通常在体位改变时突然发作,例如从卧位坐起、从坐位躺下、翻身等动作时。不同年龄人群发作时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突然的哭闹、烦躁不安,而成人则多为明显的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感。一般眩晕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1分钟。
伴随症状:眩晕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儿童可能因为不能准确表达恶心,更多表现为哭闹时伴有呕吐,而成人恶心、呕吐症状相对更明显。
2.眼震情况
眼震特征:在诱发体位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眼震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对于不同年龄段,眼震的表现形式可能相似,但儿童由于配合度问题,观察眼震可能相对困难。耳石症相关的眼震具有疲劳性,即多次重复诱发动作时,眼震和眩晕症状会逐渐减轻。
三、病史回顾
1.既往病史
耳部疾病史: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耳部感染、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有耳部疾病史的人群发生耳石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有长期慢性中耳炎病史的患者,耳内结构的改变可能增加耳石症发生的几率。不同年龄人群的耳部疾病史意义相似,但儿童耳部疾病多与感染等因素相关,如反复的急性中耳炎等。
头部外伤史:询问是否有头部外伤史,尤其是头部外伤后出现过眩晕等症状的人群。头部外伤可能导致耳石脱落,从而引发耳石症。不同年龄人群头部外伤史的影响相同,如儿童头部外伤可能因外力导致耳石位置改变。
2.全身疾病史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其身体的血液循环等情况可能影响耳部的血液供应,进而与耳石症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对于不同年龄的此类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对耳部的影响。例如,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耳部血液循环可能更易出现问题,增加耳石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