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炎性病变,分可复性和不可复性,可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诊断,治疗有保存活髓和患牙的方法,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避免过度刺激牙齿来预防。
牙髓炎的分类及症状
可复性牙髓炎:多由龋病引起,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温度刺激尤其冷刺激可引起短暂尖锐的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很快缓解。
不可复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疼痛剧烈,具有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温度刺激加剧疼痛、疼痛不能自行定位等特点。
慢性牙髓炎:一般不发生剧烈的自发性疼痛,但有时可出现不明显的阵发性隐痛或每日出现定时钝痛,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
牙髓炎的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通过视诊、探诊、叩诊等了解牙齿的情况,如是否有龋坏、龋洞的位置及深度等,还可通过温度测试来辅助判断牙髓的状态,例如急性牙髓炎时冷、热刺激可使疼痛加剧。
X线检查:有助于了解牙齿的内部结构,如牙髓腔的情况、是否有根尖周组织的病变等,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牙髓炎的治疗方法
保存活髓的治疗
直接盖髓术:适用于意外露髓、露髓孔较小的年轻恒牙。用药物直接覆盖在露髓处,促进牙髓组织修复愈合。
间接盖髓术:适用于深龋近髓或外伤冠折近髓而无明显牙髓炎症状的患牙,将盖髓剂覆盖在近髓的牙本质上,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保存牙髓活力。
保存患牙的治疗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炎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最后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
不同人群牙髓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牙髓炎:儿童牙髓组织疏松,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及修复能力均较强,但儿童对疼痛的定位能力较差,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牙齿相关症状,一旦发现儿童牙齿有异常疼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配合度较差,需要医生和家长更好地沟通与安抚。
孕妇牙髓炎:孕妇患牙髓炎时,治疗需要考虑胎儿的安全。一般来说,在怀孕的4-6个月期间可以进行相对安全的牙髓治疗,但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就诊时需告知医生怀孕情况。
老年人牙髓炎:老年人牙髓组织逐渐萎缩,牙髓活力降低,牙髓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疼痛可能不剧烈,但也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根尖周病变等问题。老年人常伴有全身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牙髓炎时需要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治疗过程中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治疗时的疼痛刺激可能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等。
牙髓炎的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可有效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菌斑,预防龋病的发生,从而降低牙髓炎的发生风险。
定期口腔检查: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牙齿早期的龋坏等问题并进行处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避免过度刺激牙齿:避免长期进食过冷、过热的食物刺激牙齿,减少对牙髓的不良刺激;避免用牙齿咬过硬的物体,防止牙齿发生折裂等情况进而引发牙髓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