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L4-5和L5-S1椎间盘节段,L4-5椎间盘在青壮年中因活动度大、受力大及不良生活方式等易发病,L5-S1椎间盘因解剖特点、年龄增长及劳损等易发病,L3-4等其他节段相对少见,了解好发部位对防治有重要意义,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腰部降低发病风险。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节段
1.L4-5椎间盘
年龄与生活方式因素:该节段在青壮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那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频繁受力或者有不良坐姿、站姿等生活方式的人群。青壮年时期腰椎活动度大,L4-5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退变逐渐加重,加上不良生活方式的累积影响,更容易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性别影响:从性别角度看,男性由于从事体力劳动的比例相对较高,所以L4-5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相对女性可能会略高一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女性如果有类似的腰部受力情况,也同样容易发病。
病理基础:L4-5椎间盘处于腰椎活动的中间部位,其上方是L4椎体,下方是L5椎体,在脊柱的运动过程中,这个节段承受的剪切力和压力较大,椎间盘的纤维环和髓核等结构更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
2.L5-S1椎间盘
年龄与生活方式:L5-S1椎间盘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节段,同样常见于有腰部过度劳损生活方式的人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可能发病。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的水分减少,弹性下降,L5-S1椎间盘在日常的弯腰、负重等活动中,承受的应力不断作用,更容易发生退变和突出。
性别因素:性别差异在该节段的发病中也有一定体现,男性和女性在同样的生活工作环境下,L5-S1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绝对性别倾向,但总体发病情况与整个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性别分布有一定相关性。
解剖特点:L5-S1椎间盘的解剖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容易发生突出。该节段的椎间盘相对较窄,周围的韧带等结构相对薄弱,而且在脊柱的生物力学中,这个部位的运动幅度和承受的压力也较大,当受到突然的外力作用或者长期慢性劳损时,髓核容易突破纤维环的限制,向后方或椎管内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或相应的神经根,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二、相对少见的好发部位
除了上述两个常见的节段外,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有可能发生在L3-4椎间盘等其他节段,但相对L4-5和L5-S1来说发生率较低。L3-4椎间盘发生突出的原因同样与椎间盘的退变、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但由于其在腰椎活动中的受力相对较小,所以整体发病概率低于L4-5和L5-S1节段。例如,一些从事轻度腰部活动工作的人群,L3-4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相对会低一些,但如果有特定的腰部外伤等情况,也可能导致该节段的椎间盘突出。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L4-5和L5-S1椎间盘节段,了解其好发部位对于早期发现、诊断和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应该注意保护腰部,避免腰部的过度劳损和外伤,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