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是起源于牙龈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与多种因素相关,其症状包括牙龈部位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肿块,牙齿松动、疼痛、移位,口腔咀嚼困难、说话不清,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一、牙龈癌的定义
牙龈癌是发生在牙龈部位的恶性肿瘤,主要起源于牙龈黏膜上皮细胞。牙龈是口腔的一部分,覆盖在牙槽骨表面,牙龈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长期的慢性刺激,像不合适的假牙、锐利的牙尖等长期摩擦牙龈,可能会诱发癌变;另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牙龈癌的发病风险;还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也被认为与某些类型牙龈癌的发生有关。
二、牙龈癌的症状
1.牙龈部位的异常表现
溃疡经久不愈:牙龈上会出现溃疡,一般不会像普通口腔溃疡那样在1-2周内愈合,而是持续较长时间不愈合,并且溃疡边缘不整齐,质地较硬。例如,有的患者牙龈上的溃疡持续数月都没有好转迹象。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中老年男性长期吸烟后,牙龈上出现长期不愈的溃疡就要警惕牙龈癌。
肿块形成:牙龈处会有肿块生长,肿块可以是外生型的,也就是向口腔内突出,也可以是浸润型的,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肿块质地较硬,用手触摸时感觉与周围正常牙龈组织不同。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酗酒、吸烟的人群更易出现这种肿块,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破坏口腔内环境,增加癌变风险。
2.牙齿相关症状
牙齿松动、疼痛:肿瘤逐渐侵犯牙槽骨,会导致牙齿的支持组织受到破坏,从而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同时,患者可能会感到牙齿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或者在咀嚼时加重。对于有牙周病史的人群,出现牙齿松动等症状时更要警惕牙龈癌的可能,因为原本的牙周病基础上可能合并了癌变,影响了牙齿的稳固性和感觉。
牙齿移位:由于牙龈癌组织的生长和侵犯,会使牙齿的位置发生改变,原本排列整齐的牙齿变得不整齐,出现移位现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可能发生,比如青少年如果口腔内有长期刺激因素,也可能引发牙龈癌导致牙齿移位,但相对来说成年人更为常见,尤其是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成年人。
3.口腔功能障碍
咀嚼困难:因为牙龈部位的肿瘤影响了口腔的正常咀嚼功能,患者会感觉咀嚼食物变得困难,无法像往常一样顺利咀嚼食物,这会影响营养的摄入。在生活方式上,如果本身有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出现咀嚼困难后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营养不均衡的情况,而对于老年人群体,咀嚼困难可能会导致进食减少,影响身体健康。
说话不清:随着肿瘤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累及周围组织,影响口腔的发音功能,导致说话不清。不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女性如果长期处于口腔卫生不良的状态,又有吸烟等习惯,就容易引发牙龈癌进而出现说话不清的症状。
4.颈部淋巴结肿大
牙龈癌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可能会发现颈部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这种淋巴结一般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开始可能较小,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增大。对于有牙龈癌症状的患者,检查颈部淋巴结情况是很重要的,无论男女老少,一旦发现颈部有无痛性进行性肿大的淋巴结都要及时就医排查牙龈癌等相关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