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牙髓炎不建议直接拔掉,通常优先考虑保留患牙治疗,有保存活髓的直接盖髓术、间接盖髓术、牙髓切断术,还有保存患牙的根管治疗;直接拔牙有咀嚼功能影响、邻牙移位、美观问题等弊端;儿童和老年人牙髓炎也应权衡利弊尽量保留患牙,特殊情况拔牙要考虑全身健康状况等。
一、牙髓炎的常规治疗方式
1.保存活髓的治疗方法
直接盖髓术:适用于意外露髓,露髓孔较小(直径小于0.5mm)的年轻恒牙。其原理是将盖髓剂覆盖在露髓处,促进牙髓组织修复再生,保留活髓。例如,对于因外伤导致的牙齿微小露髓的情况,可应用氢氧化钙等盖髓剂进行直接盖髓。
间接盖髓术:用于深龋近髓,牙髓组织无明显炎症的患牙。通过使用具有安抚、促进修复作用的盖髓剂,隔绝外界刺激,促使牙髓病变恢复。比如,深龋患牙去腐后,在近髓处放置氢氧化钙间接盖髓,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行充填。
牙髓切断术:多用于牙根尚未发育完全,因外伤冠折、意外露髓或龋源性露髓的年轻恒牙。是将炎症牙髓组织切除,保留根部健康牙髓组织的治疗方法。如年轻恒牙冠折露髓,可采用牙髓切断术保留根部活髓,使其牙根继续发育完成。
2.保存患牙的根管治疗
当牙髓炎症较严重,无法保留活髓时,会进行根管治疗。首先开髓引流,缓解髓腔高压引起的疼痛,然后通过根管预备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再进行根管消毒,最后用充填材料严密充填根管,隔绝细菌再次侵入。根管治疗可以有效地保存患牙,恢复牙齿的功能和形态,是临床上治疗牙髓炎最常用的保存患牙的方法。
二、直接拔牙的弊端
1.咀嚼功能影响
牙齿是咀嚼功能的重要器官,拔除患牙后会影响相应部位的咀嚼功能。对于儿童来说,会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因为牙齿的咀嚼刺激是颌骨发育的重要动力来源;对于成年人,会影响食物的咀嚼效率,长期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2.邻牙移位
缺失牙后,相邻的牙齿会向缺牙间隙倾斜移位,对颌牙齿会伸长,进而引起咬合关系紊乱。咬合关系紊乱又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问题,出现关节疼痛、弹响等症状,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功能。
3.美观问题
前牙缺失会影响美观,对于社交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对美观要求较高的人群。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考虑
1.儿童
儿童的乳牙发生牙髓炎时,若乳牙牙根未吸收或吸收较少,应尽量保留患牙进行治疗,如上述的保存活髓或根管治疗等方法。因为乳牙对儿童的咀嚼、发音、颌骨发育等都有重要作用。如果过早拔除乳牙,可能会导致继承恒牙萌出异常,如萌出位置不正、牙列不齐等。而对于年轻恒牙的牙髓炎,更应积极保留活髓或进行根管治疗保存患牙,以促进恒牙的正常发育。
2.老年人
老年人的牙齿发生牙髓炎时,也应权衡利弊尽量保留患牙。虽然老年人的口腔情况可能相对复杂,但保留患牙可以维持口腔的正常咀嚼功能和牙列的完整性。如果因各种原因必须拔牙,要考虑老年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拔牙后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例如,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拔牙后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需要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谨慎拔牙,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感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