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鼻炎有鼻腔及鼻咽部症状如鼻塞、干燥感等,还有累及咽喉、耳的其他症状;治疗包括局部治疗(鼻腔冲洗、滴鼻剂等)、全身治疗(维生素、微量元素补充)、手术治疗(病情重保守无效时);特殊人群中儿童要避免滥用药物等,老年要综合考虑基础病,女性生理期等特殊时期需个体化治疗。
一、症状
(一)鼻腔及鼻咽部症状
1.鼻塞:鼻腔内有大量脓痂阻塞,可引起鼻塞,或因鼻腔神经感觉迟钝,虽有脓痂,却感觉不到鼻塞,患者常自觉鼻腔通气不畅。
2.鼻、咽干燥感:由于鼻黏膜腺体萎缩,分泌物减少,以及长期张口呼吸,患者常有鼻及鼻咽部干燥感。
3.鼻出血:鼻黏膜萎缩变薄、干燥,或挖鼻和用力擤鼻致毛细血管破裂,可引起鼻出血。
4.嗅觉减退或丧失:嗅区黏膜萎缩,或脓痂阻塞嗅裂,可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
5.恶臭:严重者呼气时有特殊的腐烂臭味,称臭鼻症,这是由于脓痂下细菌繁殖生长,脓痂中的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恶臭。
6.头痛、头昏:因鼻黏膜萎缩,过度宽大,鼻腔的调温保湿功能减退,吸入冷空气刺激鼻黏膜,以及脓痂的刺激,可致头痛、头昏。
(二)其他症状
若病变累及咽喉,可出现咽喉干燥不适、刺激性干咳等症状;若累及耳,可引起耳鸣、听力减退等中耳炎表现。
二、治疗
(一)局部治疗
1.鼻腔冲洗: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脓痂,改善症状,保持鼻腔清洁。
2.滴鼻剂:可使用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等,润滑鼻黏膜,促进黏膜血液循环,软化脓痂,便于排出。
3.局部应用雌激素:有研究表明,局部应用雌激素可能对改善鼻黏膜萎缩有一定作用,可刺激鼻黏膜腺体分泌。
(二)全身治疗
1.维生素治疗:补充维生素A、B2、C、D等,可能有助于改善上皮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
2.微量元素补充:适当补充铁、锌等微量元素,可能对鼻黏膜的恢复有一定帮助。
(三)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缩小鼻腔,减少鼻腔通气量,降低鼻黏膜水分蒸发,减轻黏膜干燥和结痂形成。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鼻腔缩窄术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
儿童萎缩性鼻炎相对较少见,若发生,需特别注意避免滥用药物,局部治疗时应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同时,要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以促进鼻黏膜的正常发育。由于儿童的鼻腔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人不同,手术治疗需谨慎评估,尽量优先选择保守治疗方法。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局部治疗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因操作不当加重鼻黏膜损伤。全身治疗时需关注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例如某些维生素的补充可能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进行调整。手术治疗前要充分评估老年患者的耐受能力和手术风险。
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鼻黏膜的状态可能会有所变化,治疗时需考虑生理期对鼻黏膜症状的影响。局部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时,要注意其可能的全身影响,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同时,孕期和哺乳期女性的治疗需格外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