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凝血功能障碍(由胎盘绒毛和蜕膜释放组织凝血活酶致DIC,不同孕周、胎盘早剥面积及有凝血基础疾病者易发生,表现为阴道流血不凝等)、产后出血(因影响子宫收缩及凝血功能,胎盘早剥越严重、高龄产妇等易发,表现为产后阴道出血量多不易止)、急性肾衰竭(休克致肾灌注受损、DIC致肾小血管栓塞,休克时间长、有慢性肾病病史者易发生,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等)、羊水栓塞(剥离面血窦开放使羊水进入母体循环,胎盘早剥面积大等易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等凶险表现)、胎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影响胎盘血供致胎儿缺氧,早剥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孕周小者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胎动异常,新生儿窒息表现皮肤青紫等)。
影响因素:不同孕周、胎盘早剥面积等都会影响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的概率,比如胎盘早剥面积较大时,更易引发DIC。对于有凝血功能基础疾病的孕妇,如本身患有血友病等,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
表现:产妇可出现阴道流血不凝、皮肤黏膜瘀斑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多部位出血。
产后出血
发生机制:胎盘早剥可影响子宫收缩,且常伴随凝血功能障碍,这两者共同作用易导致产后出血。子宫由于胎盘剥离面不能正常收缩止血,加上凝血功能异常无法有效形成血栓止血。
影响因素: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是关键因素,胎盘早剥越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程度越重。高龄产妇由于自身子宫收缩等功能相对较弱,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表现:产后阴道出血量较多,超过正常产后出血量(正常顺产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一般≤500ml,剖宫产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一般≤1000ml),且出血不易止住。
急性肾衰竭
发生机制:胎盘早剥引起休克时,肾灌注严重受损,肾皮质或肾小管缺血坏死,另外,DIC导致肾内小血管栓塞,也会引起肾衰竭。
影响因素:休克持续时间长短是重要影响因素,休克时间越长,对肾脏的损害越严重。有慢性肾脏疾病病史的孕妇,发生急性肾衰竭的风险相对更高。
表现:表现为少尿(24小时尿量<400ml)或无尿(24小时尿量<100ml)、血肌酐升高等。
羊水栓塞
发生机制:胎盘早剥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羊水可经开放的血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羊水栓塞。
影响因素:胎盘早剥孕妇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相对增加,尤其是胎盘早剥面积较大、出血较多时。对于有过羊水栓塞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多产妇等,在胎盘早剥情况下更易发生羊水栓塞。
表现:产妇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循环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病情凶险。
胎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窒息
发生机制:胎盘早剥会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导致胎儿宫内缺氧,严重时引起胎儿宫内窘迫,进而可能造成新生儿窒息。
影响因素:胎盘早剥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是关键,胎盘早剥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不同孕周的胎儿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不同,孕周越小,耐受能力越差,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风险越高。
表现:胎儿宫内窘迫可表现为胎心异常(胎心过快或过慢)、胎动异常等;新生儿窒息可表现为皮肤苍白或青紫、呼吸微弱或无呼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