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嘴一吸牙龈就出血可能与肝功能异常致凝血功能障碍、乙肝相关血小板减少及口腔局部因素(口腔炎症、局部损伤)有关,需及时就医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明确病因,针对乙肝相关因素处理及口腔局部因素处理,儿童和老年乙肝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肝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乙肝患者如果病情处于活动期,肝脏受损,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肝脏是合成大部分凝血因子的场所,当乙肝病毒持续损伤肝细胞,肝功能下降时,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合成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出现障碍,进而表现为牙龈出血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乙肝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越差,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的发生率越高,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越明显。
二、乙肝相关的血小板减少
部分乙肝患者可能会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乙肝病毒作为一种抗原,可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数量减少时,止血功能受到影响,就容易出现牙龈出血。临床观察发现,乙肝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有相当比例存在牙龈出血的表现。
三、口腔局部因素
1.口腔炎症:乙肝患者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口腔炎症,如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炎症会使牙龈组织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此时轻轻一吸就容易导致牙龈出血。例如,乙肝患者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长期堆积,会不断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增加牙龈出血的风险。
2.口腔局部损伤:患者在刷牙、使用牙签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口腔局部损伤时,也容易出现牙龈出血,但如果同时合并乙肝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会使出血更不易止住或更容易发生。
应对建议及注意事项
一、针对乙肝相关因素的处理
乙肝患者出现牙龈出血情况,首先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小板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如果是肝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护肝治疗等;如果是合并血小板减少等情况,需进一步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乙肝患者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规范治疗乙肝,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二、针对口腔局部因素的处理
1.保持口腔卫生:乙肝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选择软毛牙刷,避免过度用力刷牙损伤牙龈。
2.治疗口腔炎症:如果存在口腔炎症,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洗牙清除牙石、菌斑等局部刺激物,针对牙龈炎、牙周炎进行抗炎治疗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乙肝患者:儿童乙肝患者出现牙龈出血时,家长要更加注意观察出血情况。一方面要按照儿科乙肝治疗的相关原则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在口腔护理上要更加轻柔,避免儿童因不配合导致口腔损伤加重出血。同时,要定期带儿童乙肝患者进行肝功能等相关检查,监测病情。
2.老年乙肝患者:老年乙肝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出现牙龈出血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在处理口腔局部问题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不良后果。同时,在治疗乙肝相关因素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