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手术存在术中及术后相关危害,术中可能出现出血、穿孔;术后可能有鼻腔粘连、鼻中隔血肿或脓肿、鼻梁塌陷、嗅觉减退或丧失等危害,不同患者因个体差异等因素发生相应危害的风险不同。
一、术中相关危害
1.出血
在鼻中隔偏曲手术过程中,由于鼻中隔局部的血管丰富,操作可能会损伤血管导致出血。尤其是对于一些偏曲严重且伴有血管变异的患者,术中出血风险相对较高。例如,有研究表明,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术中出血情况,这与鼻中隔的解剖结构以及手术操作的精细程度等因素相关。
对于儿童患者,因其血管相对较脆,术中出血的风险可能相对成人更高一些,并且儿童的耐受力相对较差,术中出血可能会对手术操作造成一定干扰,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2.穿孔
手术操作不当是导致鼻中隔穿孔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在去除偏曲的软骨或骨组织时,过度切除,就可能造成鼻中隔穿孔。一般来说,穿孔的大小和位置会影响患者的症状,小的穿孔可能仅引起鼻腔干燥等不适,而较大的穿孔可能会导致鼻腔通气异常、呼吸时出现异常声音等。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鼻腔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术中发生穿孔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组织脆弱,不利于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
二、术后相关危害
1.鼻腔粘连
术后鼻腔粘连较为常见,多与手术创面的愈合过程有关。如果术后鼻腔分泌物引流不畅,或者创面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就容易引起鼻腔粘连。鼻腔粘连会影响鼻腔的通气功能,导致患者鼻塞症状加重,还可能影响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如影响鼻窦的引流等。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鼻腔黏膜,影响创面愈合,从而增加鼻腔粘连的发生风险。
儿童患者由于鼻腔黏膜相对娇嫩,术后鼻腔粘连的发生可能会对其鼻腔的正常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关注术后鼻腔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粘连问题。
2.鼻中隔血肿或脓肿
术后鼻中隔血肿多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或者术后鼻腔受到外力撞击等原因引起。如果血肿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继发感染形成脓肿。鼻中隔脓肿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鼻中隔软骨坏死,进而引起鼻中隔塌陷等严重后果。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术后发生鼻中隔血肿或脓肿的风险会增加,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感染的控制和创面的修复。
3.鼻梁塌陷
当鼻中隔软骨去除过多时,可能会导致鼻梁支撑结构受损,从而出现鼻梁塌陷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一些严重的鼻中隔偏曲且手术中软骨切除范围较大的患者中可能发生。对于青少年患者,由于其鼻梁还处于发育阶段,鼻梁塌陷可能会对其外貌和心理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在手术中严格掌握软骨切除的量,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4.嗅觉减退或丧失
鼻中隔偏曲手术可能会影响嗅区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这与手术操作对嗅区黏膜的损伤以及鼻腔通气改变等因素有关。如果手术中过度损伤嗅区黏膜,或者术后鼻腔粘连等情况影响了气味分子到达嗅区,都可能导致嗅觉障碍。对于长期从事需要良好嗅觉功能工作的患者,如香水调配师等,嗅觉减退或丧失会对其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在手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手术对嗅觉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