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羊水少需一般处理(增加液体摄入、左侧卧位休息)、监测胎儿情况(胎心监护、B超监测),胎儿情况不佳时考虑终止妊娠,高龄孕妇和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需特殊密切监测和处理。
一、一般处理
增加液体摄入:孕晚期羊水少的孕妇应增加日常饮水量,每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通过多喝水来补充母体循环血容量,进而增加羊水的来源。这是因为母体的血液循环与羊水的生成密切相关,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改善胎盘的灌注,从而可能使羊水有所增加。例如,孕妇可以分多次饮用,每次饮用200-300毫升左右,也可以选择饮用一些清淡的汤类等,但要避免大量饮用含糖饮料等不利于健康的饮品。
左侧卧位休息:孕妇应尽量采取左侧卧位休息,每天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一般建议每天休息时间不少于10小时。左侧卧位可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对于羊水少的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为左侧卧位能减轻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进而改善胎盘的血液灌注,有利于羊水的生成和维持。
二、监测胎儿情况
胎心监护:孕晚期要加强胎心监护,一般从孕32周左右开始,每周进行1-2次胎心监护,密切关注胎儿的心率变化。胎心监护可以反映胎儿在宫内的氧供情况等,如果发现胎心异常等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因为羊水少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氧供等情况,通过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出现缺氧等异常状况。
B超监测:定期进行B超检查来监测羊水指数等指标的变化。一般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B超检查,观察羊水深度、羊水指数等情况的动态变化。羊水指数正常范围是5-25cm,羊水深度正常范围是2-8cm,通过B超监测可以了解羊水少的情况是否有改善或加重等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终止妊娠情况
胎儿情况不佳时:如果经过评估发现胎儿存在严重的宫内缺氧等情况,或者经过治疗后羊水持续减少且胎儿已经成熟,应考虑终止妊娠。例如,当胎儿孕周已达37周及以上,且出现羊水过少,胎儿有宫内窘迫等情况时,应及时终止妊娠,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等分娩方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妊娠可能会对胎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及时终止妊娠可以保障胎儿的安全。
特殊人群提示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年龄≥35岁)出现孕晚期羊水少的情况时,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因为高龄孕妇本身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等风险较高,同时羊水少也可能增加胎儿宫内窘迫等风险。所以高龄孕妇除了要严格按照上述常规的监测和处理措施进行外,还应增加产前检查的频率,如每1-2周进行一次B超检查和胎心监护等,以便更早地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对于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出现羊水少的情况时,处理会更加复杂。例如,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需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处理羊水少的问题。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如空腹血糖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6.7mmol/L等),同时按照羊水少的常规处理方法进行,并且要更加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因为妊娠合并症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胎盘功能等,增加胎儿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