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粘连是胎盘绒毛不同程度侵入子宫肌层的病理情况,相关因素有多次人工流产史、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高龄妊娠等,临床表现为分娩后胎盘滞留、阴道出血,可通过超声检查、产后检查胎盘胎膜诊断,处理措施有徒手剥离胎盘、子宫切除等,高龄孕妇和有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女性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胎盘粘连的定义
胎盘粘连是指胎盘绒毛不同程度地侵入子宫肌层的病理情况。正常情况下,胎盘绒毛与子宫肌层之间有一定的界限,而在胎盘粘连时,绒毛会部分或全部附着于子宫肌层。
二、胎盘粘连的相关因素
1.多次人工流产史:多次进行人工流产手术会损伤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基底层受到破坏,当再次妊娠时,胎盘为了摄取足够的营养,可能会过度侵入子宫肌层,增加胎盘粘连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人工流产次数≥3次的女性,胎盘粘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人工流产次数较少的女性。
2.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如子宫内膜炎等疾病,会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胎盘与子宫的正常附着关系。子宫内膜炎导致子宫内膜存在炎症反应和损伤,使得胎盘绒毛容易侵入肌层。
3.高龄妊娠: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子宫的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等出现改变,胎盘粘连的发生几率也会相应升高。一般来说,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胎盘粘连的可能性较年轻孕妇有所增加。
三、胎盘粘连的临床表现
1.分娩后胎盘滞留:在胎儿娩出后,胎盘未能按时娩出,这是胎盘粘连比较常见的表现之一。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30分钟内胎盘应娩出,而胎盘粘连时,由于胎盘与子宫肌层粘连紧密,难以自行剥离娩出。
2.阴道出血:胎盘粘连会导致子宫收缩不良,从而引起阴道大量出血。因为胎盘部分或全部粘连在子宫肌层,影响了子宫正常的收缩复旧,使得血窦不能及时关闭,导致阴道出血增多,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四、胎盘粘连的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超声是诊断胎盘粘连的常用方法。通过超声可以观察胎盘与子宫肌层的关系,若发现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可提示胎盘粘连。例如,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胎盘与子宫肌层的界面情况,有助于准确判断胎盘粘连的程度。
2.产后检查胎盘胎膜:在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如果发现胎盘绒毛附着处有子宫肌层组织,也可以辅助诊断胎盘粘连。
五、胎盘粘连的处理措施
1.徒手剥离胎盘:在严格的消毒和操作下,由专业医生进行徒手剥离胎盘。但操作时要注意轻柔,避免过度损伤子宫肌层。不过,徒手剥离胎盘可能会引起较严重的出血等并发症。
2.子宫切除:对于病情严重、出血难以控制的胎盘粘连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但子宫切除手术是一种较为极端的处理方式,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胎盘粘连的风险较高,在孕期应加强产前检查,密切监测胎盘情况。一旦出现分娩相关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发现胎盘粘连等问题并进行处理。
2.有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女性:这类女性再次妊娠时,要重视孕期检查,在分娩过程中向医生详细告知既往人工流产史等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评估胎盘情况,做好应对胎盘粘连等并发症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