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有初期脱矿、龋损进展、龋洞形成及进一步发展引发并发症等阶段,儿童因口腔卫生等易处初期脱矿,龋损进展速度或因年龄等有差异,龋洞形成后不处理会致严重并发症,不同人群患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的表现及影响不同。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儿童由于喜欢吃甜食且口腔清洁相对不彻底,更容易进入初期脱矿阶段。比如经常喝含糖饮料、吃糖果的儿童,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会开始受到酸性物质的侵蚀。牙釉质中的矿物质,如钙、磷等逐渐流失,此时牙齿外观可能没有明显变化,但已经处于龋齿发展的起始阶段。从微观角度看,牙釉质的晶体结构开始出现改变,这是龋齿发展的可逆阶段,如果此时注意口腔卫生,如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有可能阻止龋齿进一步发展。
病史相关:本身口腔卫生较差、有过早期牙齿敏感表现的人群,也更容易在初期出现脱矿情况。
龋损进展阶段
病变深入:随着脱矿的持续,龋损会逐渐向牙本质发展。牙本质中有牙本质小管,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牙本质小管向深层组织侵袭。此时牙齿可能会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产生敏感症状。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表现出不愿意用患侧牙齿咀嚼食物。从组织学上看,牙本质中的有机质被细菌分解,牙本质的硬度降低,龋损区域逐渐扩大。不同年龄的人群,进展速度可能不同,儿童由于新陈代谢相对活跃,龋损进展可能相对较快。
特殊人群情况:老年人如果有唾液分泌减少的情况(如患有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唾液的缓冲、清洁等作用减弱,龋损进展可能会比年轻人更快。同时,老年人如果有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导致唾液分泌减少的情况,也需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防止龋齿快速进展。
龋洞形成阶段
龋损加重:当龋损到达一定程度,会形成明显的龋洞。龋洞内会有食物残渣、细菌等积聚,进一步加重龋损。此时牙齿的疼痛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影响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从影像学上可以看到牙齿硬组织的明显破坏,龋洞的大小和深度不断增加。
不同人群差异:儿童在龋洞形成阶段,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乳牙的正常替换,还可能导致恒牙萌出异常等问题。而成年人如果龋洞形成后不处理,可能会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出现剧烈的牙痛、面部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进一步发展引发并发症阶段
牙髓炎:龋洞如果继续向牙髓腔发展,会引起牙髓炎。牙髓炎分为可复性牙髓炎和不可复性牙髓炎。可复性牙髓炎时,去除刺激因素后疼痛可缓解;不可复性牙髓炎则会出现自发痛、夜间痛等剧烈疼痛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牙髓炎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儿童患牙髓炎时,可能会因为疼痛影响睡眠和学习,成年人则可能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
根尖周炎:牙髓炎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根尖周炎。根尖周炎分为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时,牙齿有明显的咬合痛、浮出感,牙龈可能会红肿、化脓;慢性根尖周炎可能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但会有根尖区牙龈反复起脓包等表现。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根尖周炎可能会因为身体激素变化等因素而加重,需要特别谨慎处理。老年人如果有根尖周炎,可能会因为全身健康状况较差,如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时需要更加关注全身情况,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