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手术存在多种常见后遗症,包括鼻腔粘连(多因黏膜损伤、感染等致鼻塞等,儿童易发生)、鼻中隔穿孔(手术不当等致,小穿孔有吹哨声,大穿孔有干燥、出血等)、鼻梁塌陷(过多去除软骨致,影响外观及儿童发育)、嗅觉减退或丧失(损伤嗅区黏膜等致,影响感知气味)、术后感染(自身抵抗力低等致,可致红肿疼痛等,严重可致颅内感染)。
发生情况:多因手术中鼻腔黏膜损伤较多、术后鼻腔感染等因素导致,尤其在儿童患者中,由于鼻腔黏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弱且术后护理若不注意易发生感染,更易出现鼻腔粘连情况。在成人中,如果术后鼻腔卫生维护不佳,也可能增加粘连风险。
影响及表现:可引起鼻塞、流涕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鼻腔正常通气功能和鼻窦引流,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不畅、张口呼吸等,影响睡眠和生长发育;成人则会感觉鼻腔通气受限制,且可能因粘连导致鼻涕排出不畅,引发鼻窦炎等继发问题。
鼻中隔穿孔
发生情况:手术操作不当,如切除鼻中隔软骨或骨组织时范围掌握不好、电凝止血过度等都可能导致鼻中隔穿孔。在老年患者中,由于鼻腔黏膜相对较薄、血运相对较差,发生穿孔的风险可能稍高;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也可能增加穿孔几率。
影响及表现:较小的穿孔可能仅有呼吸时的吹哨声等症状,较大的穿孔会出现鼻腔干燥、反复鼻出血、鼻腔异味等,儿童若发生鼻中隔穿孔,可能影响鼻腔正常结构发育,导致鼻腔通气和引流异常,进而影响呼吸功能和面部发育。
鼻梁塌陷
发生情况:主要是在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时,过多去除鼻中隔软骨,导致鼻梁支撑结构受损。对于本身鼻中隔软骨发育相对薄弱的患者,如青少年患者,由于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术后鼻梁塌陷的风险相对较高;一些患者在手术前鼻中隔偏曲程度严重,手术中需要较多去除软骨来矫正偏曲,也可能增加鼻梁塌陷的可能性。
影响及表现:外观上可见鼻梁塌陷,影响面部美观,儿童患者除了外观问题,还可能因面部发育受影响而产生心理压力等问题,成人则主要是外观和心理上的困扰。
嗅觉减退或丧失
发生情况:手术过程中损伤嗅区黏膜,或术后鼻腔粘连、鼻窦炎等并发症影响嗅区正常功能。在儿童患者中,嗅区黏膜相对娇嫩,手术操作时更易受损;有鼻部既往病史,如鼻窦炎反复发作的患者,本身嗅区黏膜可能已有一定程度损伤,再行鼻中隔偏曲手术,发生嗅觉减退或丧失的风险相对增加。
影响及表现: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儿童可能表现为对气味不敏感,不能正常感知食物气味等,影响食欲和生活质量;成人则会影响对环境气味的感知,如不能闻到危险气味(如燃气泄漏等),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术后感染
发生情况:术后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鼻腔卫生不良等都可能引发感染。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感染;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术后感染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术后不注意鼻腔清洁,经常用手挖鼻等不良习惯也会增加感染几率。
影响及表现:可出现鼻腔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感染严重时可能引起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成人则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局部症状加重等情况,影响手术恢复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