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牙片上龋齿需先确定区域,查看密度变化与边界情况,窝沟龋表现为窝沟处密度减低等,邻面龋早期难发现、发展后邻面有密度减低影等,根面龋可见牙根表面密度减低区,且观察牙片时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来准确判断龋齿情况以制定治疗方案。
一、观察牙片上龋齿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观察区域
首先要明确牙齿在牙片上的具体位置,通过牙片上牙齿的形态、邻接关系等确定需要重点观察的牙齿区域,包括恒牙和乳牙的不同部位,如恒牙的窝沟、邻面等,乳牙的咬合面、邻面等,不同年龄人群牙齿结构特点不同,观察时需留意。
(二)查看密度变化
龋齿在牙片上主要表现为密度的改变。正常牙体硬组织密度均匀,当发生龋齿时,龋坏部位的牙体组织密度降低。因为龋坏区域的牙体组织被破坏,有机物质丢失,无机矿物质也有流失,导致X线透过率增加,在牙片上显示为相对较暗的区域。例如,窝沟龋时,首先观察窝沟处是否有密度减低影,与周围正常牙体组织密度形成对比。
(三)检查边界情况
观察龋齿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边界。龋坏组织与正常牙体组织的边界一般不太清晰,因为龋坏是逐渐发展的过程,病变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渡区域。但也有一定特点,如浅龋时,边界相对较模糊,病变局限在牙釉质层;中龋时,边界可能稍显清晰一些,病变累及牙本质浅层;深龋时,边界情况需要结合具体病变深度判断,深龋接近牙髓时,要注意与牙髓病变等相鉴别。
二、不同类型龋齿在牙片上的表现
(一)窝沟龋
窝沟是牙齿表面的凹陷部位,窝沟龋在牙片上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窝沟处有轻度的密度减低,随着龋坏进展,密度减低区向深层扩展,牙片上可看到窝沟底部有明显的密度降低区域,周围正常牙体组织密度正常,边界逐渐变得不清晰,当龋坏累及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时,牙髓区域的密度可能也会有相应改变,如牙髓腔周围密度稍有变化等情况。儿童由于牙齿窝沟较深,易发生窝沟龋,观察儿童牙片时需重点关注窝沟区域。
(二)邻面龋
邻面龋发生在牙齿相邻的面,在牙片上早期较难发现,因为邻面龋开始于牙齿邻接处的接触点附近。随着龋坏发展,牙片上可看到相邻牙齿邻面有密度减低影,病变区与正常牙体组织的边界可能不太容易分辨,邻面龋严重时,可能会看到邻面牙体组织的外形有破坏,如牙体组织的边缘不整齐等情况,成年人和儿童邻面龋表现类似,但儿童邻面龋可能因乳牙邻面接触关系等因素有不同的观察要点。
(三)根面龋
根面龋主要发生在牙齿的根面部位,常见于老年人,由于牙龈退缩等原因导致根面暴露。在牙片上可看到牙根表面有密度减低区,根面龋的边界相对可能稍显不规则,与牙根正常硬组织的密度差异明显,观察老年人牙片时要注意根面区域是否有此类密度改变情况。
三、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在观察牙片上龋齿时,不能仅依据牙片,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是否有牙齿对冷热酸甜敏感等情况。例如,患者有冷热敏感症状,同时牙片上对应牙齿区域有密度减低影,那么龋齿的可能性就较大。不同年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述不清,需要结合家长描述的孩子牙齿相关情况来综合判断,老年人可能能较明确表述牙齿不适症状,再结合牙片进行综合分析,以准确判断龋齿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