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持续低落、焦虑不安;认知方面有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降低;躯体方面存在睡眠障碍、疲劳感明显、食欲变化;行为方面体现为活动减少、对宝宝关注异常,不同年龄产妇症状有差异,高危因素产妇需密切关注,男性应留意产妇症状给予支持。
焦虑不安:患者会伴有明显的焦虑情绪,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害怕,可能担心宝宝的健康状况、自身能否胜任母亲角色等,这种焦虑感可能没有明确的对象或情境,但却持续存在,严重时可能出现惊恐发作的表现,如心悸、手抖、呼吸急促等,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认知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在产后可能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无论是照顾宝宝还是进行日常事务处理时,都容易分心,难以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上。例如在给宝宝喂奶时,可能会频繁走神,导致喂奶过程不顺利,这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挫败感,影响其自信心。
自我评价降低:患者往往会过度贬低自己,认为自己是不合格的母亲,觉得自己在照顾宝宝、处理家庭事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产生强烈的自责心理,总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应有的标准,这种负面的自我评价会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躯体方面
睡眠障碍: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以及早醒等。例如患者可能原本能顺利入睡,但产后开始频繁出现躺在床上很久难以入眠的情况,或者睡眠过程中稍有动静就会醒来,且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导致患者身体疲劳、精神萎靡,进一步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
疲劳感明显:患者会持续感到身体疲惫,即使经过短暂的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疲劳感。这种疲劳不仅仅是体力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疲惫,患者可能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力气,即使是最简单的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都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和照顾宝宝的能力。
食欲变化: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而另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亢进,通过进食来缓解情绪问题,但这种方式往往不能真正解决情绪困扰,还可能导致体重异常变化等问题。
行为方面
活动减少:患者的日常活动明显减少,表现为不爱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常常独自待在房间里,与外界接触减少。例如原本喜欢和朋友聚会交流的患者,产后可能会逐渐疏远社交圈子,变得孤僻、内向,这种行为上的改变又会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因为缺乏社交支持会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不到有效释放和缓解。
对宝宝关注异常:在照顾宝宝方面可能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过度关注,总是担心宝宝出现各种问题,频繁查看宝宝的状态,导致自己身心疲惫;另一种是关注不足,对宝宝的需求反应迟钝,不能及时给予宝宝应有的照顾,这两种异常的行为表现都与产后抑郁症导致的心理状态改变有关,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以及亲子关系的建立。
不同年龄阶段的产妇可能在产后抑郁症症状表现上有一定差异,但核心的情绪、认知、躯体和行为方面的异常是共有的。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如既往有抑郁病史、产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等,更需要密切关注这些症状特征的出现,以便及时识别和干预产后抑郁症。同时,男性在照顾产妇时也应留意产妇是否出现上述症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