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口腔健康需从多方面着手。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日常正确刷牙,必要时用含抗菌成分漱口水(儿童需谨慎);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保证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摄入;避免口腔创伤,进食细嚼慢咽防伤黏膜,正确使用口腔器具;增强机体免疫力,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预防感染性疾病;定期口腔检查,儿童每半年至一年一次,成人每年至少一次,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使用漱口水:可在饭后或不方便刷牙时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漱口水,如氯己定含漱液,能抑制口腔内细菌生长,但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成人监护下选择适合儿童的温和漱口水,避免误吞。
注意饮食营养均衡
保证维生素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橙子、猕猴桃等)。维生素B族参与口腔黏膜的代谢,缺乏时易引发口腔黏膜病变,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口腔组织修复。以儿童为例,可将水果制成适合儿童食用的形态,如榨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或切成小块方便食用;成人可合理搭配每餐的蔬菜和水果量。
摄入优质蛋白质:适当摄入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和维持正常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对蛋白质需求大,可通过每天饮用适量牛奶、食用鸡蛋等获取;成人则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量。
避免口腔创伤
进食注意: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避免食用过烫、过于坚硬粗糙的食物,防止损伤口腔黏膜。儿童进食时家长需留意食物温度和硬度,避免给儿童食用过热的汤类、坚果等;成人也要注意控制进食速度和食物性状,如吃甘蔗等坚硬食物时应避免直接啃咬,可先削皮后再食用。
正确使用口腔器具:如果佩戴假牙,要选择合适尺寸、材质舒适的假牙,每天定时清洁假牙,保持口腔内假牙与黏膜接触部位的清洁,避免因假牙不合适或清洁不当损伤口腔黏膜。
增强机体免疫力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儿童一般需要12-14小时的睡眠时间,青少年至少8-10小时,成人也应保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系统的修复和调整,增强免疫力。
适度运动:根据不同年龄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儿童可选择跑步、跳绳、游泳等户外活动,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运动;成人可进行慢跑、瑜伽、骑自行车等运动,每周至少运动3-5次,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
预防感染性疾病: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如儿童在流感高发季节应减少去商场、游乐场等场所,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感染性疾病患者,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因为口腔感染可能与全身感染性疾病相关,良好的全身健康状况有助于预防溃疡性口炎。
定期口腔检查
儿童: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内潜在的问题,如牙齿排列不齐可能导致口腔清洁困难,增加口腔感染风险,通过早期矫正等措施可预防口腔疾病发生;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儿童,如曾有口腔黏膜病变史,更要加强检查频率。
成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全面检查,尤其是有口腔疾病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成人,通过口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口腔黏膜的异常变化,如白色斑块、溃疡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