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双肾积水可由生理性因素(孕期激素变化影响输尿管蠕动、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和病理性因素(泌尿系统结石致尿路梗阻、泌尿系统畸形致尿液引流不畅)引起,轻度双肾积水对孕妇影响不大,严重肾积水可能影响孕妇肾功能、增加感染风险等,单纯轻度双肾积水对胎儿影响不大,严重病理性双肾积水可能间接影响胎儿宫内环境,孕妇发现双肾积水需定期产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遵医嘱,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一、生理性因素
(一)孕期激素变化影响
女性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孕激素水平升高较为明显。孕激素会使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导致输尿管蠕动减慢。这种生理变化在孕期是普遍存在的,一般从妊娠中晚期开始逐渐显现,它会影响尿液在输尿管内的正常传输,使得尿液排出不畅,从而增加双肾积水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孕期孕激素水平升高与输尿管动力改变密切相关,进而影响肾脏尿液引流。
(二)子宫增大压迫
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在妊娠中晚期,增大的子宫可能会压迫盆腔内的输尿管。一般来说,子宫通常会向右旋转,所以更易压迫右侧输尿管,不过也有部分孕妇会出现双侧输尿管均受压迫的情况。子宫对输尿管的机械性压迫会阻碍尿液从肾脏流向膀胱,导致尿液在肾脏内积聚,引发双肾积水。这种压迫情况在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情况下可能会更为明显,因为子宫体积相对更大,对输尿管的压迫作用更强。
二、病理性因素
(一)泌尿系统结石
孕期女性如果本身患有泌尿系统结石,在孕期由于激素变化、输尿管蠕动减慢等因素,结石更容易导致尿路梗阻。结石会堵塞输尿管,使得尿液排出受阻,进而引起肾积水。例如,输尿管结石在孕期的发生率可能会增加,这与孕期生理变化导致尿液成分改变、输尿管蠕动异常等有关。而且,结石引起的肾积水可能会伴有疼痛等症状,对孕妇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二)泌尿系统畸形
孕妇本身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在孕期,随着子宫增大和激素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原本就存在结构异常的泌尿系统更容易出现功能障碍,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引发双肾积水。这种病理性因素导致的肾积水往往在孕期检查中就可能被发现,需要引起重视,进一步评估胎儿和孕妇的整体情况。
三、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及温馨提示
(一)对孕妇的影响
轻度的双肾积水一般对孕妇本身影响不大,但如果肾积水较为严重,可能会导致肾脏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等。严重的肾积水还可能引起腰部疼痛等不适症状,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
(二)对胎儿的影响
一般来说,单纯的双肾积水如果程度较轻,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如果是由于严重的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双肾积水,可能会间接影响胎儿的宫内环境。例如,孕妇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温馨提示
孕妇一旦发现双肾积水,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监测双肾积水的程度变化以及肾脏功能等情况。在孕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饮水,避免长时间憋尿等。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对于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双肾积水,要积极配合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如果出现腰部疼痛加剧、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