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髓炎有其特定疼痛特点,包括自发性隐痛或钝痛、温度刺激痛;牙髓活力测试有不同反应且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多见于青少年有牙髓息肉;牙齿多有深龋等硬组织破坏,牙龈或无明显异常或有轻度炎症,急性发作时牙龈可红肿压痛,不同年龄患者龋坏牙齿位置及牙龈表现有差异,且生活习惯等会影响其表现。
一、疼痛特点
1.自发性隐痛或钝痛
慢性牙髓炎患者通常会有长期的自发性隐痛或钝痛症状,这种疼痛没有明显的激发因素,可自行发作。例如,一些患者在没有进食冷热刺激食物等情况下,也会间断出现牙齿的隐痛,这是因为牙髓组织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炎症介质持续刺激神经末梢导致。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疼痛,但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间接表现。对于有慢性牙髓炎病史的患者,疼痛特点相对固定,而年轻患者由于牙髓活力相对较好,疼痛可能相对敏感一些。
2.温度刺激痛
温度刺激可诱发疼痛,但疼痛反应相对缓和。当受到冷热刺激时,疼痛会出现,但一般不会像急性牙髓炎那样出现剧烈的疼痛。比如,喝冷水或热水时,牙齿会有短暂的疼痛,但疼痛程度较急性牙髓炎轻。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者有长期喜欢食用过冷过热食物的习惯,可能会加重慢性牙髓炎的温度刺激痛症状。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口腔黏膜和牙髓对温度的敏感性与成人有差异,在进行温度测试时需要更加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引起患儿不适。
二、牙髓活力相关表现
1.牙髓活力测试
牙髓活力测试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反应。部分患者牙髓活力测试有反应,但反应低于正常牙;也有部分患者牙髓活力测试反应迟钝。例如,使用牙髓活力电测仪测试时,慢性牙髓炎患者的牙髓电测值可能与正常牙有差异。年龄较小的儿童牙髓活力相对较旺盛,牙髓活力测试结果可能与成人不同,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对于有全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神经感觉可能有一定异常,牙髓活力测试结果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谨慎分析。
2.牙髓息肉情况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多见于青少年患者,患牙可见牙髓息肉。牙髓息肉是炎症刺激下牙髓组织增生形成的,呈红色或粉红色,充满龋洞。青少年患者由于新陈代谢旺盛,牙髓组织更容易增生形成息肉。而对于老年患者,牙髓组织逐渐萎缩,牙髓息肉相对较少见。在生活方式上,如果青少年患者口腔卫生不良,容易导致龋病发展,进而引发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出现牙髓息肉。
三、牙齿及周围组织表现
1.牙齿龋坏情况
大多数慢性牙髓炎患者有深龋等牙体硬组织破坏的情况。龋洞较深,接近牙髓腔,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龋洞刺激牙髓。不同年龄患者的龋坏牙齿位置可能不同,儿童常见于乳磨牙,因为儿童喜欢吃甜食且口腔自洁能力相对较弱;成人则可能发生在磨牙或前磨牙等部位。有不良生活习惯,如睡前吃零食、不认真刷牙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牙齿龋坏进而引发慢性牙髓炎。
2.牙龈表现
患牙对应的牙龈可能无明显异常,或者有轻度的炎症表现,如牙龈轻度充血。如果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牙龈可能会出现红肿、压痛等症状。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牙龈的炎症反应可能会相对更明显一些。儿童患者牙龈组织相对较嫩,炎症反应可能更迅速,但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仔细检查才能发现牙龈的轻度炎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