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口腔清洁、洁治术)、局部药物治疗(过氧化氢溶液、碘制剂)、一般情况下以局部治疗为主的全身药物治疗以及病情严重发展为牙周炎时可能的手术治疗,儿童患者有其特殊注意事项,如尽量避免全身抗生素、特殊情况才考虑手术等。
一、基础治疗
1.口腔清洁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可选择软毛牙刷,使用巴氏刷牙法。研究表明,正确的刷牙方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牙菌斑是引发牙龈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牙膏(尽量使用含氟量合适且儿童能接受口味的牙膏),因为儿童口腔自洁能力相对较弱,牙菌斑容易堆积。
还可使用牙线或牙缝刷辅助清洁,尤其是在牙缝较大的情况下,能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对于患有牙龈炎的孕妇等特殊人群,更要注意口腔清洁,因为孕期激素水平变化会使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良好的口腔清洁有助于控制牙龈炎症状。
2.洁治术
龈上洁治是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的有效方法。医生会使用超声洁牙机等设备进行操作,通过高频振动将牙石震碎并清除。对于一些牙龈炎患者,尤其是牙石堆积较多的,龈上洁治后牙龈炎症通常会明显减轻。在操作过程中,要考虑患者的耐受程度,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尽量安抚其情绪,确保洁治过程顺利。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的牙龈炎患者,要在病情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洁治,避免因洁治过程中的刺激引发全身不良反应。
若牙石已延伸至龈下,还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术,去除龈下的牙石、菌斑及病变的牙骨质,以消除牙周袋,促进牙龈组织的修复。
二、局部药物治疗
1.过氧化氢溶液
可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牙龈沟,它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释放新生态氧,杀灭厌氧菌等多种细菌。冲洗时要注意控制溶液的量和压力,避免过度冲洗导致患者不适。对于儿童,使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误吞溶液。
2.碘制剂
碘甘油等碘制剂可用于局部涂擦,能缓慢释放碘,起到杀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将碘制剂涂擦在牙龈沟内,可帮助减轻牙龈的炎症、红肿等症状。在使用碘制剂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口腔黏膜的其他部位,防止引起不必要的刺激。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前需咨询医生,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三、全身药物治疗
一般情况下,牙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药物治疗不是首选,但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伴有全身症状(如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牙龈炎反复发作等)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辅助治疗。例如,对于由特定细菌感染引起且全身症状明显的牙龈炎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合适的抗生素,但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对于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全身抗生素,优先通过局部治疗等非药物方式控制牙龈炎。
四、手术治疗
当牙龈炎发展为牙周炎,出现较深的牙周袋且经基础治疗后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治疗,如牙周翻瓣术等,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但手术治疗是在基础治疗无效等特定情况下才考虑的,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口腔局部情况和全身健康状况等。对于儿童患者,只有在病情非常严重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法控制时才会考虑手术治疗,并且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等因素。



